经文:约18:37
(约翰福音18:37)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当罗马巡抚彼拉多询问耶稣身份的时候,耶稣亲口回答:“我……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这是耶稣基督亲口表达的基督论,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这个“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包含两个方面的重要信息:其一,“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意味着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真理并非不运行于世间,但是“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其二,“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意味着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世间并非没有人愿意行真理,所以“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
第一个话题: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真理是如何运行、启示给世人的呢?
这个话题主要涉及“良心的奥秘”。在《箴言》1章、8章、9章里,我们看见,神在一切时间、一切地点向一切人呼唤,这就是人类良心的奥秘。在亚当夏娃之后,人类仍然具有神性形象,人的神性形象是人神之间能够产生灵性交流的基础,“人的灵是耶和华的灯”。在道成肉身之前,神通过人的良心赐下一般启示,这种神圣的“作事”并不局限于以色列民族。由于神爱万民的缘故,全世界各种传统文化体系里都可能有神的一般启示。
此处“各种传统文化体系”这一说法可能令信徒感到困惑,因为“全世界各种传统文化体系”里一定也包括一些不圣洁的文化内涵,不圣洁的文化体系怎么可能蕴含神的真理呢?神的一般启示为什么可能会存在于有着种种问题的各种传统文化体系里呢?或许圣经里的几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解放思想。我们看见,假先知巴兰也可以传讲神的信息;恶魔缠身、心思邪恶的扫罗王仍可说神的预言;基督亲口说,那些伪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公开教导还是有值得听取之处的。整个希腊哲学体系未必合乎神意,但是神却在《约翰福音》里借用了希腊哲学中“逻各斯”这个概念。众人熟知的古教父查斯丁说过:“一切被人们正确说出的东西,都是我们基督徒的财产。”“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视角可以令我们正确处理基督信仰与各种人类文化的关系而不会陷入文化虚无主义:基督徒可以肯定各种文化体系里的真理成分,而不是整体上接纳他们的文化体系。
但是,今天我们应当知道,一般启示之所以能够被我们确认为真理,根本上有赖于道成肉身“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的耶稣基督这盏看得见的明灯。良心听到的一切神圣呼唤,本质上都是在呼唤我们归向基督。良心常常告诉我们应当怎样行、我们行得如何不够。人类良心律法同摩西条文律法一样都是令人知罪、令人不安,都是神预备的引人归向基督的师傅。人类良心唯有在基督里才能够获得平安的归宿。我们肯定一般启示对特殊启示的印证作用,最终效果应当是坚固基督信仰而非离开信仰或淡化信仰。
第二个话题: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愿意行真理的世人,为什么必然容易接受基督降世带来的福音呢?
这个话题主要涉及“良心马太效应”。基督说:“我的羊也认识我。”我们这些基督的小羊在遇见基督的时候是如何能够认识我们的好牧人的呢?不正是由于在良心里我们曾经无数次地听见基督的叩门和呼唤吗?一个人若良心未泯,就会乐于倾听基督的教诲;一个人若立志遵着神的旨意行,就必晓得基督的教训是不是出于神;凡是真正明白旧约律法道理的文士,就必会受教做新约天国的基督门徒,像一个在旧财宝之上叠加了更多新财宝的极其丰富的财主;凡是预备了诚实善良的心灵好土壤的,就必会接受并且持守福音的种子,忍耐着结实。上述这些,从反面表述同样成立。这就是在良心层面的“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此之谓“良心马太效应”。
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愿意行真理的世人不见得能够行出真理。但是,基督指出,他们内心有两种可贵的品质就是诚实、善良。诚实指他们深刻地体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善良指他们饥渴慕义、不愿意沉沦。这样,他们一旦遇见基督生命活水就必然“听我的话”。
我们明白了基督道成肉身的目的是“给真理作见证”,认识了“见证真理的基督”“良心的奥秘”“良心马太效应”之后,在文化层面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
这给我们的第一个启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属于一般启示,因此基督教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也是自然而然的。“见证真理的基督”既肯定了一般启示的真理性,又突显了特殊启示“见证”的必要性。若不存在一般启示,基督就不必来“见证”;若没有基督的“见证”,我们就无法确认一般启示,就无法深刻确认传统文化里哪些是优秀的成分。
“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类似的,如果拒绝“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孔夫子教导,又如何能够赞同“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的基督教导呢?如果片面强调从圣洁的角度、特殊启示的角度来看各种传统文化,则就完全无书可读,走向了文化虚无主义。面对一切传统文化,正确的态度是,用特殊启示来见证一般启示,用特殊启示来寻找一般启示,用一般启示来印证特殊启示,坚固基督信仰,认识神的长阔高深。
这给我们的第二个启示是,基督徒传福音,要肯定传统美德、吸引行真理的人来就光。
基督徒传福音当然需要接触、接纳那些浪子回头之人。但是传道人的立足之地应当是“有好名声”之人群,如同基督当年把门徒彼得的家乡以及拥有众多听从施洗约翰教诲之百姓的约旦河东当作传道根据地一样。一方面,“你们无论进哪一城,哪一村,要打听那里谁是好人,就住在他家,直住到走的时候”;另一方面,“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教会传道人若要能传出福音,首先需要重视在道德方面的自我修养,同时也要教导信徒重视以行体信,这样才能够吸引更多讲道德的良心未泯之人来到基督面前,让他们明白“好人”为什么还需要接纳基督。
这给我们的第三个启示是,“良心的奥秘”“良心马太效应”也有助于我们质疑西方传统神学里的“人性全然败坏、神无条件地拣选”等观念。圣经里正确的人性论是基督亲口教导的两点论的人性论——人既有肉体的软弱,又有里头的光,而且唯有通过“警醒祷告”这道窄门,人“里头的光”才可以胜过“肉体的软弱”。圣经里正确的拣选论是“神拣选看人内心”。我们不仅应当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概念,也应当在面对“基督教传统”的时候强调“基督教优秀传统”这个概念。因为,对西方传统神学里的思想误区的纠偏,也是基督教中国化这个概念的应有之义。
(作者系金陵协和神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