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经中“起初”一词的多维解读
作者:徐帅帅
2025-08-26  

 

圣经的开篇之句——“起初神创造天地”,对信徒昭示了宇宙和生命的起源。然而,“起初”一词蕴含的深意究竟如何?它是否仅标志着时间的起点?对此,众多解经者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古代文献的记载和早期基督徒的诠释中,“起初”并非指一个绝对的起始点。

实际上,深究圣经的其他篇章,我们会发现神的创造活动并非始于天地的成形,而是更早之前。《箴言》8章22节至26节的记载尤为显著:“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这些经文清晰地揭示了智慧在宇宙诞生之前就已存在的事实。

所以,当一些早期的文献提到神起初的创造时,很多人就特别提到在创造世界万物之前,神先造了智慧。《便西拉智训》中说:“他造我于太古之先。”此外,还有些早期的解经者指出,智慧甚至比整个世界的创造还要更早。“而且,智慧??甚至比整个世界的创造还要久远;在这件事上,除了神和那些以纯真、真诚和真理爱智慧的人以外,没有任何人有权或有可能作出决定。”

如果圣经确实表明智慧在万物形成之前就已存在,这自然引出了一个问题:智慧是否在随后的创造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这一假设在圣经的诸多篇章中得到了肯定的回应。例如,在《耶利米书》10章12节中,我们读到:“耶和华用能力创造大地,用智慧建立世界,用聪明铺张穹苍。”同样,《诗篇》104篇24节也赞美道:“耶和华啊,你所造的何其多,都是你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你的丰富。”《箴言》3章19节更是直接指出:“耶和华以智慧立地,以聪明定天。”

这些经文不仅清晰地揭示了智慧在神创造世界之前就已存在,而且进一步强调了它在创造过程中的不可或缺性。智慧的力量贯穿于宇宙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宏伟的造物工程中,还是在最微小的细节里,它都是秩序与美丽的基石。智慧的渗透,为宇宙的和谐与壮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于是,有了这样的经文支持,许多解经者就有理由断言“智慧在创造时已经存在”,甚至在创造世界时发挥了某种作用。例如,《所罗门智训》中提到:“它是你在创世初始之时就已准备好的那座圣殿的摹本。智慧与你相随,了解你的作为;在你创世之际,她就在场。她知晓什么能使你欢喜,什么是正义的、符合你的诫命。”同样,斐洛在其著作中一问一答:“谁能被视为神的女儿呢?除了智慧,她是万物的长生母。”智慧不仅被视为神创造的第一样事物,而且与第六天人类的创造有着特别的关系。早期的教父著作中也提到:“你指示了你的智慧,然后造了一个理性生物成为人。你说:‘让我们照我们的形象和样式造人。’”有一些典外文献也有类似的记载:“我在第六天命令我的智慧创造人。”

这些古代文献和解经传统所传达的观点,深刻地指出了智慧在创造过程中的双重角色:它不仅在创世之初就已存在,而且在创造具体事物时,尤其是人类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种理解不仅凸显了智慧在神的创造计划中的核心地位,也揭示了它在塑造宇宙中最复杂、最珍贵的生命——人类——时的决定性影响。

然而,如果智慧在神创造万物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确实参与了整个创造过程,那么《创世记》为何似乎忽略了这一重要元素呢?为何在《创世记》的叙述中,我们找不到直接提及智慧存在和作用的记载?为什么圣经的开篇没有直接表述为“起初神创造了智慧,随后才创造了天地”呢?这些问题引发了深层次的思考。《创世记》的作者可能出于某种原因选择了这种叙述方式。其是否有意地省略了智慧的角色,以保持某种神秘感,或是让读者自行发现智慧在创造中的秘密?还是说,智慧的角色被巧妙地编织在了文本的隐喻和象征之中,需要读者通过深入的思考和解读才能领悟?

这些疑问激发了众多解经者的思考,并在他们的研究中找到了答案。他们注意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巧合:《箴言》8章22节中,智慧自述说:“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这与《创世记》的开篇“起初神创造天地”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些解经者认为,这并非偶然,而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暗示。他们提出,《创世记》中的“起初”可能并非单纯指时间上的起点,而是一个指向智慧的隐喻。如果《箴言》中的智慧被描述为神创造工作的起点,那么在圣经的其他部分,“起初”可能被用作对智慧的指代,是对神创造行为的一种简洁表达。换言之,如果《箴言》表明智慧是神创造的首要之物,那么在圣经的其他经文中,“起初”可能实际上指的是智慧。这样,“起初”不仅仅是时间的开始,更是神以智慧为工具,进行创造的起点。这种解释为《创世记》的第一句话提供了一种新的译法:不仅是“起初神创造天地”,也可以理解为“神以智慧创造天地”。这种理解在古代文献中找到了支持,一些古老的译本和解经传统确实将“起初”与智慧联系起来,强调了智慧在神创造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在一些古老的亚兰语文献中,就有这样的翻译:“起初,在极大的智慧中,神创造并完成了天地。(In the beginning and in great wisdom, God created and finish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这表明,古代犹太学者认为,神的创造过程涉及智慧。另外,《耶路撒冷塔木德》将“起初”翻译为“以智慧”,这表明在该译本中,智慧被视为神创造天地的关键因素。此外,斐洛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神圣的智慧有很多别名和称号:“因为他称那神圣和天上的智慧有许多名字;并且他表明它有许多称号;他称它为起初、形象和神的显现。”这就进一步支持了古代解经者的观点,即《创世记》开篇的“起初”不仅仅指时间上的开始,还暗示了神通过智慧创造了世界。

当然,今天的基督徒可能会对这种解释提出异议。他们可能认为,《创世记》1章1节和《箴言》8章22节中的“起初”只是巧合,并且圣经明确说“起初神创造天地”,这直接表明了天地的开端。那么,面对这样的理解,现代基督徒是如何解读这段经文的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圣经学者肯尼斯(Kenneth A. Mathews)的解释,他解释“起初”不仅标志着创世的开端,还暗示了宇宙和人类历史的结束。“起初”不仅仅代表开始,还预示了“末后”。在旧约中,“起初”通常与“末后”成对出现,表示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创世的“起初”选择了与“末后”相关联的词汇,表明创世的开始是为了未来的目标,具有末世的目的。因此,先知和使徒可以用“新天新地”来描述末世。在创世故事的开始,这段经文宣告神作为主权者,从“起初”就知道并控制着“末后”。作者从词汇的字面意思、时间维度和神终极计划的角度解读了“起初”。有些圣经学者则从神的主权来说明这个词,因此“起初”不仅只是说明时间而已。这个主题的变奏曲出现在《以赛亚书》40章及以后,从那里可以看出,“起初”孕育着“末了”,而整个过程都在那位“首先”也是“末后”之神的面前。

那么,究竟是古代的解经者还是今天的基督徒解释得更接近文本真实意思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古代的解经者在解释圣经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忽略看起来更有可能是文本真相的解释,转而支持某些看起来不可能的答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当时的文化处境、流行的思想(比如流行的希腊文化、近东文化、哲学流派或者别的思想等)试图在圣经中找到支持。有时候,他们偏离最直接的字面意思,因为觉得这样做才能够探索出文本的真相。

然而,需要知道的是,这样的解释逻辑背后有一个基本的原则,那就是:解经者认为圣经的每节经文都是非常神圣且严谨的。换句话说,圣经中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段经文都不是偶然为之,更不会毫无意义。这就提醒今天的基督徒,对圣经文本的每一个方面都应该深入研读和思考,对文本中任何细微的特殊表达——甚至像《创世记》1章1节和《箴言》8章22节中“起初”这个词的巧合,都不能简单地视为偶然。因此,古代解经者把自己的解释工作视为神圣的使命,当然,他们也拥有很大的自由,因为一旦理解到经文需要更深入探究才能揭示出完整意义时,就为那些有时候看起来古怪的解释留下了多样的空间。

古代解经者对“起初”一词的多维解读,为今天的解经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对于现代解经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的激励。我们应当继承这种严谨的解经态度,在面对圣经时,不断探求其内在的逻辑和对当下的意义。通过这样的努力,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圣经的真理,还能在这过程中找到本民族文化的智慧与信仰之光。让我们怀着对古代解经者的敬意和感恩,继续这段探索和发现的旅程,不断升华我们的信仰和对经文的认识。

(作者系河南神学院教师)


好评:
这世代
2025-08-25
困境中的转机.
2025-08-23
忙碌中的安息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