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12:3,5;22:29-32
在《太》中,耶稣向祭司长(撒都该人)和文士(法利赛人)共问了六个“你们没有念过吗?”我们从八个方面来看《你们没有念过吗?(上)》
一、大卫吃圣饼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
1.大卫吃了圣饼:(撒母耳记上21:1-7)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
此时,扫罗正在BP大卫,大卫不得不过着四处流浪的生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据说,此时大卫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因此才逃到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向他求饼。大卫怕连累亚希米勒,因此说了谎,而亚希米勒相信了大卫的话。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神殿内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埃及记29:32-33)亚伦和他儿子要在会幕门口吃这羊的肉和筐内的饼。他们吃那些赎罪之物,好承接圣职,使他们成圣;只是外人不可吃,因为这是圣物。而此时大卫饥饿难耐,急需食物,才开口向祭司亚希米勒求饼,祭司没有寻常的饼,他顾念大卫的需要,就把圣饼给了大卫,是无罪的;而大卫吃了圣饼也是无罪的。祭司破例允许大卫吃圣饼,在人看违反了律法。但主耶稣指出,祭司的决定是正确的(太12:4),因为神“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太12:7)。
2.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吃:(马太福音12:1)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
在一个安息日,耶稣从麦地经过的时候,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根据摩西律法,在别人的田里用手摘麦穗吃是可以的:(申命记23:24-25)“你进了邻舍的葡萄园,可以随意吃饱了葡萄,只是不可装在器皿中。你进了邻舍站着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镰刀割取禾稼。”但并无明文规定在安息日是否可摘。
3.法利赛人控告门徒:(马太福音12:2)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
法利赛人看见了,就以为门徒犯了安息日,做安息日不可做的事了,因此来耶稣面前控告门徒。法利赛人可能认为掐麦穗相当于收割,用手搓相当于打谷,把壳抛开相当于簸糠,吃则证明他们已经预备了食物,吃了一点儿食物竟然违反了四个安息日的禁令。法利赛人关于安息日的规定已经繁琐到一个程度,没有相当的学问就不知道安息日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心里完全失去了安息。但法利赛人此时批评门徒的动机更可能是出于嫉妒,是想指责他们的老师耶稣并没有在拉比学校受过律法的训练,所以带出的门徒在律法的细节上也怠慢疏忽。
4.大卫吃圣饼的案例,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12:3-4)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做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 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
面对法利赛人的控告,耶稣没有指责门徒,而是给他们讲了三个案例来证明门徒是无罪的。
首先,耶稣讲到大卫和跟随的人在饥饿时吃圣饼的案例,耶稣之所以讲这个案例,要说人在饥饿时,人的需要高过律法的规条,吃了圣饼也是无罪的。根据摩西律法的规定,神殿内的“陈设饼”只有祭司才可以吃(出29:32-33)。但大卫在逃避扫罗王的追杀时,他和跟从他的人吃了陈设饼(撒上21:1-6),却没有被神定罪,因为神以怜悯为怀,祂重视人的生命过于律法的条文。你们没有念过吗?他们当然念过,只是不明白。
祭司亚希米勒顾念大卫的需要,把圣饼给他无罪;而大卫吃了圣饼也是无罪的。
二、祭司当安息日在圣殿侍奉,你们没有念过吗?
1.祭司在殿里犯安息日的案例,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12:5)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
第二个案例是祭司在安息日依然在圣殿献祭:(民数记28:9-10)“当安息日,要献两只没有残疾、一岁的公羊羔,并用调油的细面伊法十分之二为素祭,又将同献的奠祭献上。这是每安息日献的燔祭;那常献的燔祭和同献的奠祭在外。”
祭司不能因为是安息日而停止在圣殿向神献祭的工作,且比平常日子的工作更多。由此可见,“殿”比“安息日”的律法更大。因此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他们念过了,只是不明白。
2.有一人比殿更大:(马太福音12:6)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
(约翰福音2:19-21)耶稣回答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犹太人便说:“这殿是四十六年才造成的,你三日内就再建立起来吗?”但耶稣这话是以他的身体为殿。
远古时代直到会幕建造之前,人们用筑坛献祭来敬拜神;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建造了会幕,会幕就成为他们敬拜的中心;到王国时代,所罗门为神建造圣殿后,圣殿就成为敬拜中心,直到耶稣升天后,五旬节圣灵降临,使徒建立了教会,新约的信徒开始在教堂敬拜。具有连贯性。
在犹太人的观念里,圣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以为圣殿在神就与他们同在,也因拥有神圣的圣殿而自豪,(耶利米书7:4,8-11,14)你们不要倚靠虚谎的话,说:‘这些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是耶和华的殿!’……“看哪,你们倚靠虚谎无益的话。你们偷盗,杀害,奸淫,起假誓,向巴力烧香,并随从素不认识的别神,且来到这称为我名下的殿,在我面前敬拜;又说:‘我们可以自由了。’你们这样的举动是要行那些可憎的事吗?这称为我名下的殿在你们眼中岂可看为贼窝吗?我都看见了。这是耶和华说的。……所以我要向这称为我名下、你们所倚靠的殿,与我所赐给你们和你们列祖的地施行,照我从前向示罗所行的一样。
而耶稣告诉他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这个比殿更大的人就是耶稣。当我们在基督里,我们便脱离了律法的捆绑,不再靠行律法称义,乃是因信称义(加2:16)。
3.神的心意:(马太福音12:7-8)‘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马太福音9:13)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何西阿书6:6)我喜爱良善,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 神,胜于燔祭。
法利赛人之所以把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吃当作犯罪,是不明白神的心意“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若明白,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
第三个例证,耶稣借用先知的说话“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在此使我们明白怜恤是给人,而祭祀是给神。怜恤人比祭祀神更蒙神悦纳。很多的时候,我们乐意给神奉献很多的财物,而对人却失去怜悯之心,面对弟兄姐妹缺乏我们不去帮助,面对在神家的忠心侍奉之仆的需要,没有供应和帮助。耶稣借此来使法利赛人明白,如果他们有怜悯之心,就不会把饥饿而掐麦穗的门徒定罪了!同样,愿我们借此也能明白“ 神喜悦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真意,常存怜悯之心,去关怀有缺乏和需要的弟兄姐妹!
神是创造安息日的神,因此也是安息日的主。主耶稣是“安息日的主”,表明祂有权柄支配安息日,有权柄解释安息日的律法。天国之王要把人带进天国,就是叫人到祂面前得着安息、在天国里享用安息。祂喜欢赐给人真安息,而不喜欢人受安息日规条的束缚。
耶稣用君王、祭司、先知这三个例证,提醒我们不可再随便地批判,定罪于他人。同时,使我们晓得耶稣是安息日的主,他对安息日的诠释才是最有权威的,他知道哪是安息日当作的,那些是安息日不可作的。他赐安息的目的,使人享安息的。而法利赛人在此日加了好多自己发明的条文和教义,致使人活在诸多的辖制,痛苦中失去了安息。所以,耶稣在此宣告说,他是安息日的主,让我们一同归回在耶稣里面,享受安息之主所赐的安息。
三、夫妻二人成为一体,你们没有念过吗?
1.夫妻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在神的旨意里,“人要离开父母”,因此,聪明的父母应该帮助子女在心理、属灵和经济上独立,自己直接与神建立关系,而不是总让父母替他们做决定、负责任。不懂得让子女“离开”自己的父母,常常成为子女婚姻的难处,给子女的家庭带来纷争。人必须先“离开父母”,才能长大成熟,与配偶“成为一体”,然后同心孝敬双方的父母。 夫妻之间要彼此沟通、了解,在灵里有同样的心思、意念,才能真正“连合”。“二人”表明神设立的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的。“成为一体”表示灵、魂、体完全的联合,不可分开。
神所设立的婚姻乃是一夫一妻、一男一女、一生一世,借着婚姻使人长成神儿子的成熟身量,并表明基督和教会的关系(弗5:31-32),而不是用婚姻、家庭来捆绑人。多配偶(利18:18;申17:17)、同性恋(利18:22;罗1:26-27)、离婚(太19:5)和婚外恋等都是神所不喜悦的。
2.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马太福音19:3)有法利赛人来试探耶稣,说:“人无论什么缘故都可以休妻吗?”
耶稣在世上作工的时候,法利赛人出于嫉妒常与耶稣作对。当时犹太拉比根据(申24:1)“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合理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允许人休妻,但对休妻的合法理由争论不休。撒买学派强调“不合理的事” ,认为婚姻上的不忠贞是允许休妻的惟一理由;希列学派则强调“不喜悦她”,认为只要妻子做了任何让她丈夫不喜悦的事,便可休妻。“休”原文字义释放,遣回,解开。法利赛人只顾律法的字句,却忽略了律法的精意(参23:23),因此与主耶稣的教训格格不入。他们在这里想藉摩西有关休妻的律法来试探主,好抓住祂的把柄,因此向耶稣提出这个问题。
3.夫妻乃是一体,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19:4-6)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 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
主耶稣的答话,是把人带回到“起初”的光景,回到神起初的定意。因为犯罪的人常曲解神的意思。5节引自(创2:24),婚姻是神所设立的,并且神设立的婚姻是一男一女,二人要成为一体。“你们没有念过吗?”他们当然念过,只是不明白。耶稣进一步告诉他们,夫妻乃是一体,是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男女二人一经婚姻的结合,在神眼里就不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每一对夫妻都是“神配合的”,在神面前都是“一体的”。因为他们的婚姻背负着神的见证,表达神要与人联合的心意,不管人怎样悖逆,神永远不改变与人联合的心意,所以“人不可分开”。
3.摩西为什么许人休妻:(马太福音19:7)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
法利赛人拿出摩西的律法来与耶稣辩论,摩西律法中休妻的条例(申24:1)并非“吩咐”,连肯定都没有,只不过是因为现实中不能避免休妻的事,需要保护被休妻子的权益。
4.起初并不是这样:(马太福音19:8-9)耶稣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
摩西准许人休妻,乃因人“心硬”,并非神“起初”的心意,不是表示神喜悦人休妻,因为神绝不改变祂起初的心意。正当的离婚只有一种理由,就是有一方犯了淫乱,因为淫乱在神看,已经破坏了夫妻的合一(马太福音5:32)。
四、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1.耶稣洁净圣殿:(马太福音21:12-13)耶稣进了 神的殿,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对他们说:“经上记着说:我的殿必称为祷告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这是受难周的第二天权柄日(星期一),耶稣用咒诅不结果的无花果树以及洁净圣殿来彰显他天国君王至高无上的权柄。当耶稣来到圣殿,看见圣殿的外院已经成为集贸市场,里面满是作买卖的人,叫卖声、讨价声不绝于耳,使外邦人根本无法在此敬拜神。耶稣看见就恼羞成怒,赶出殿里一切做买卖的人,推倒兑换银钱之人的桌子,和卖鸽子之人的凳子,因为圣殿本是万民祷告、敬拜神的地方,他们倒使它成为贼窝了。
主耶稣在开始地上的工作之时,曾洁净过一次圣殿(约2:13-17),这是祂在地上的工作即将结束时第二次洁净圣殿。第一次祂称殿为“我父的殿”(约2:16),因祂是以神儿子的身份来洁净圣殿;此时祂称“我的殿”,因祂是以“大卫的子孙”天国之王的身份来洁净圣殿,祂不仅是“拿撒勒的先知”(11节),祂更是神自己。13节引自(赛56:7)和(耶7:11)。
2.耶稣医治瞎子和瘸子:(马太福音21:14)在殿里有瞎子、瘸子到耶稣跟前,他就治好了他们。
在圣殿的门口有瞎子、瘸子,他们到耶稣跟前,耶稣就治好了他们,使瞎子看见,瘸腿的行走。我们从耶稣身上看到那种爱憎分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祭司长和文士的恼怒:(马太福音21:15-16a)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所行的奇事,又见小孩子在殿里喊着说:“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恼怒,对他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
反对主耶稣的人主要是法利赛人和文士,现在主耶稣洁净圣殿,损害了作为撒都该人的祭司长们的既得利益,因此他们也和文士联合起来了,共同对付耶稣。文士大都是法利赛人,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宗教见解不同,平时彼此敌对,但在对付耶稣的事上,他们却空前一致。祭司长和文士看见耶稣洁净圣殿以及医治残疾人的奇事,听见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在圣殿里赞美神的声音“和散那归于大卫的子孙!”就甚是恼怒,因此他们不知道耶稣就是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因此对耶稣说:“这些人所说的,你听见了吗?”意思是耶稣不配受赞美,他们的意思是要耶稣禁止这些小孩子。
4.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21:16b)耶稣说:“是的。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耶稣引用(诗篇8:2)的话“你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反问这些无知的祭司长和文士“经上说‘你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祭司长和文士固然念过,只是他们不明白,不知道耶稣就是是那位当受赞美的弥赛亚(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