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没有念过吗?(下)
作者:耶米玛
2025-07-08  

 aa052606b3b246a89feeb8539a4f515f.jpg

太12:3,5;22:29-32

在《太》中,耶稣向祭司长(撒都该人)和文士(法利赛人)共问了六个“你们没有念过吗?”我们从八个方面来看《你们没有念过吗?(下)》

一、大卫吃圣饼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

二、祭司当安息日在圣殿侍奉,你们没有念过吗?

三、夫妻二人成为一体,你们没有念过吗?

四、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完全了赞美的话,你们没有念过吗?

五、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你们没有念过吗?

1.凶恶佃户的比喻:(马太福音21:33-41)“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拿住仆人,打了一个,杀了一个,用石头打死一个。主人又打发别的仆人去,比先前更多;园户还是照样待他们。后来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意思说:‘他们必尊敬我的儿子。’不料,园户看见他儿子,就彼此说:‘这是承受产业的。来吧,我们杀他,占他的产业!’他们就拿住他,推出葡萄园外,杀了。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

33节耶稣所讲的一个葡萄园的故事很像(赛5:2),祭司长和(文士)法利赛人(15,45节)一听就知道园主就是(赛5章)里所说的神。葡萄园是“租”给园户的,主权仍归园主,神把神的群羊交给祂的仆人们管理,但群羊的主权仍在神的手中。收获的时候到了,园主打发仆人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园户不仅不交纳当交的果子,反而把仆人打的打,杀的杀。后来,园主打发他的儿子到他们那里去,心想他们必尊重园主的儿子,谁知,这些凶恶的佃户看见园主的儿子,知道他是承受产业的,因此他们商量把他杀了,他们好霸占园主的产业。他们就把园主的儿子杀了。神差遣他的独生子来,这些宗教领袖们杀了神的儿子耶稣。耶稣问他们“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他们的回答,等于宣告自己有罪。

2.匠人所弃的石头……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21:42-44)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 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

42节耶稣引用(诗篇118:22-23)匠人所弃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耶和华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里的“匠人”指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长老等宗教领袖们;“石头”指主耶稣(赛28:16)。“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他们当然念过,只是不明白,这也是主耶稣对那些研读圣经却不明白神旨意人的讽刺。“所以我告诉你们”表明这是天国君王十分严肃的宣告。“你们”是指拒绝主耶稣的犹太教领袖,“那能结果子的百姓”是指神从各族类中拣选的教会,是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在内的“圣洁的国度、属神的子民”(彼前2:9)。因着犹太教领袖弃绝主耶稣,神国的实际便转到教会,神的国仍然继续,天国子民不但要与神立约(“租约”),而且要在神面前结出生命的果子来、活出属天生命的见证。

44节对于不信的人,主耶稣是绊跌人的石头(赛8:14-15;罗9:32-33)。读圣经若没有愿意遵行的心,读了也是没有益处。

六、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

1.撒都该人不相信复活:(使徒行传23:8)因为撒都该人说,没有复活,也没有天使和鬼魂;法利赛人却说,两样都有。

“撒都该”这个名字在希伯来语中意为“正的,对的”,反映了这一派系的保守与权威。起源于公元前2世纪的祭司阶层,特别是那些负责圣殿事务的祭司家族。他们更倾向于世俗的政治权力和经济利益,通常与贵族和上层阶级有关联。

撒都该人以犹太贵族和祭司为主,他们不仅掌控着圣殿和政治事务,还深受希腊化思想的影响,与罗马人保持着妥协关系。在信仰上,他们只承认摩西五经,否认口传法律和先知书等其他文献的宗教价值。同时也不相信灵魂不灭、复活、天使和圣灵的存在。然而,一旦获得权力,他们又不得不遵循法利赛人的教义,否则将失去民众的支持。对耶稣的信仰和教义持更为敌视的态度,因为他们不相信耶稣所宣扬的灵魂不朽和肉体复活的观念。在耶稣被审判和处决的过程中,撒都该人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撒都该人的信仰与主耶稣所讲的真理完全立在敌对的地位,可视为不信派。

2.复活的问题:(马太福音22:23-28)撒都该人常说没有复活的事。那天,他们来问耶稣说:“夫子,摩西说:‘人若死了,没有孩子,他兄弟当娶他的妻,为哥哥生子立后。’从前,在我们这里有弟兄七人,第一个娶了妻,死了,没有孩子,撇下妻子给兄弟。第二、第三,直到第七个,都是如此。末后,妇人也死了。这样,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因为他们都娶过她。”

法利赛人和希律党的人刚走,撒都该人接着就来了,撒都该人不信复活,因此先拿出摩西的律法,杜撰出弟兄七人同娶了一个妇人为妻的故事来探试耶稣“当复活的时候,她是七个人中哪一个的妻子呢?”当时法利赛人认定这样的妻子在复活时属于第一个丈夫。

3.神在经上向他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太福音22:29-32)耶稣回答说:“你们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也不晓得 神的大能。当复活的时候,人也不娶也不嫁,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论到死人复活, 神在经上向你们所说的,你们没有念过吗?他说:‘我是亚伯拉罕的 神,以撒的 神,雅各的 神。’ 神不是死人的 神,乃是活人的 神。”

耶稣直接指出撒都该人错了,“因为不明白圣经,不晓得神的大能”,不相信神能使死人复活。他们的错误也是他们以属地的眼光来看圣经,自然无法接受一位能行神迹的属天的神。耶稣告诉他们人复活后的光景,“乃像天上的使者一样”指在属天的境界里,复活后的人像天使一样不需要嫁娶。主耶稣特地提到“天上的使者”,因为撒都该人不相信天使。神在经上论到死人复活,你们没有念过吗?

撒都该人只接受摩西五经,所以主耶稣用摩西五经上的话作为依据。32节引自神在荆棘的火焰中亲自向摩西所说的话(出3:6)。神也正是在这段对话里向摩西启示祂的名字是“我是自有永有的”(出3:14),是永恒不变的神。神既然宣布自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就表明永恒不变的神和他们建立了永恒不变的关系,自然不会让他们死去而中止这种永恒不变的关系。所以说“神不是死人的神,乃是活人的神”,亚伯拉罕、以撒、雅各虽然已经死了,但神必定会叫他们复活(8:11),否则祂就要变成死人的神了。天国是在生命中建立起来的,天国里所充满的都是复活的生命,没有重生复活的生命,就不能进天国。

七、他们为什么不明白所念的圣经?

撒都该人(祭司长)和法利赛人(文士)都是熟悉旧约圣经的人,耶稣向这些自以为熟悉圣经人问“你们没有念过吗?”这个提问不需要他们回答,因为他们不仅读过,而且非常熟悉。那么,他们虽然念过,为什么不明白呢?

1.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以赛亚书6:9-10)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要使这百姓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便得医治。”

新约中耶稣与保罗都引用了这两节经文:(马太福音13:15)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使徒行传28:27)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可见,这些熟悉律法的法利赛人虽然念过,却不明白,因此,我们不仅要读经,还需要虚心接受他人的指教(听道)。这些人所以不能明白,是因为他们心蒙脂油,耳朵发沉,眼睛昏迷。“耳朵发沉,”故此听不见;“眼睛闭着,”故此看不见;这些情形是因为“油蒙了心”──心出了问题。‘油’指人里面上好的东西(参利3:16),如金钱、地位、情感……;心一旦被好东西占住了,反而听不见神的声音。因为属血气的人,不领会属灵的事,并且也不能知道(林前2:14)。

“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神不是怕人悔改转向祂,神乃是怕人从一样好东西转过来,却仍追求另一样更好、更属灵的东西,而把神自己放在一边。

(罗马书11:8)如经上所记: 神给他们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见,直到今日。

“神给他们”其实是“神任凭他们”、“神允许他们”。第8节综合引自(赛6:10、29:10、申29:4)。

2.能看见的反瞎了眼:(约翰福音9:39-41)耶稣说:“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我为审判到这世上来”主耶稣降世为人的目的并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3:17;8:15;12:47),但主耶稣到这世上来的结果,使审判已经发生了(3:18)。

“不能看见的”指认识自己的残缺,承认自己心眼需要被打开的人。“能看见的”指不认识自己的残缺,自以为完全的人。法利赛人是认为自己对摩西律法和神救恩知之甚详的人,以自己的认知当作权威来衡量别人,才会造成这种陷在黑暗中而不自知眼瞎的结果。人若像生来瞎眼的人一样,承认自己活在黑暗中,承认自己属灵的无知,基督的救恩就能临到他(35节),他的罪就能蒙赦免。法利赛人自恃精通律法,不肯承认自己属灵的眼瞎,他们自以为“能看见”的态度阻挡了他们“看见”真理、接受真理,结果就要担当自己的罪。法利赛人的罪是“不信”,这在神眼里是最严重的罪。

3.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哥林多后书4:4)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 神的像。

这些人所以不能信,是因为他们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这世界的神”指撒但。这世界上所有的人都被撒但“弄瞎了心眼”,活在黑暗之中(徒28:16),拒绝接受“基督荣耀福音的光”,因此“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约1:5)。被“弄瞎了心眼”的人无法从自己的肉体里面生发出信心,得救只能根据神的恩典,所以“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弗2:8)。

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三次提到他所传福音的核心内容(林前1:17-18,23;15:3-4;林后4:4-6)。“基督本是神的像”是“基督荣耀福音”的核心内容之一。首先的亚当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被造的(创1:26),但末后的亚当基督(林前15:45-49)却“本是神的像”,是神向人的显出,是人认识神的唯一途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祂表明出来”(约1:18)。因此,认识了基督,也就认识了神,并且因“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弗4:13),“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约壹2:23)。

八,如何才能明白圣经?

既然只念并不能使人明白圣经,那么,如何才能明白圣经呢?

1.主开心窍:(路加福音24:44-45)耶稣对他们说:“这就是我从前与你们同在之时所告诉你们的话说: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于是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圣经。

“摩西的律法、先知的书和诗篇上所记的”指旧约圣经,每卷书的中心都指向基督,旧经是预言,到新约就都应验了。但门徒虽然读了,也不明白,因此耶稣开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够明白。当门徒的“心窍”被打开以后,才能真正领会属天的事。我们若要领悟圣经,首先要求圣灵照明我们“心中的眼睛”(弗1:18)、打开我们的“心窍”。否则,无论属地的头脑分析得多么清楚,也不能真正明白属天的事情(约3:12)。

2.多读圣经:(使徒行传8:26-28)有主的一个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路是旷野。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个埃塞俄比亚人,是个有大权的太监,在埃塞俄比亚女王甘大基的手下总管银库,他上耶路撒冷礼拜去了。现在回来,在车上坐着,念先知以赛亚的书。

这个埃塞俄比亚有大权的太监是个渴慕真道的人,他不远千里前去耶路撒冷敬拜神,在那里买到了一本《以赛亚书》,在回去的车上,太监就如饥似渴地念这书。

3.虚心请教:(使徒行传8:29-39)圣灵对腓利说:“你去!贴近那车走。”腓利就跑到太监那里,听见他念先知以赛亚的书,便问他说:“你所念的,你明白吗?”他说:“没有人指教我,怎能明白呢?”于是请腓利上车,与他同坐。他所念的那段经,说:他像羊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羔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他卑微的时候,人不按公义审判他 ;谁能述说他的世代?因为他的生命从地上夺去。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是指着自己呢?是指着别人呢?”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传讲耶稣。二人正往前走,到了有水的地方,太监说:“看哪,这里有水,我受洗有什么妨碍呢?”腓利说:“你若是一心相信,就可以。”他回答说:“我信耶稣基督是神的儿子。”于是吩咐车站住,腓利和太监二人同下水里去,腓利就给他施洗。从水里上来,主的灵把腓利提了去,太监也不再见他了,就欢欢喜喜地走路。

太监虽然念了书,却不明白,旧约都是指着那将要来的基督说的,基督就是开启它奥秘的钥匙(路24:25-27、44-47),若“没有人指教”,就不能完全明了。因此神差遣执事腓利到太监那里帮助他,腓利问太监明白所念的吗?太监告诉腓利无人指教,他不明白,太监虚心向平民百姓腓利请教,腓利就着他所念的《以赛亚书》给他传讲耶稣,使他相信这位耶稣就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太监就主动请求受洗,腓利就给太监施洗。

我们也要有一颗谦卑的心,不耻下问,对圣经真理知识追求上永无止境,永不满足。

4.求主开导我们的心:(使徒行传16:13-14)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妇人,名叫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 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

使徒保罗一行到腓立比传扬福音的时候,对在河边聚会的妇女们讲道,有一个卖紫色布匹的女商人吕底亚,是推雅推喇城的人,素来敬拜神。她听见了,主就开导她的心,叫她留心听保罗所讲的话,相信明白了S字J的道理,接受 了主耶稣作救主。她和全家就都受洗加入教会。

总结:虽然祭司长(撒都该人)和文士(法利赛人)念过旧约圣经,但他们却不明白,因此来提出各样的问题来试探耶稣。耶稣反问他们所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没有念过吗?”我们不仅需要念圣经,也需要传道人的指教,才能够明白其中的意思。法利赛人信仰是纯正的信仰,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人生丝毫不发生关系。他们有纯正的信仰,然而他们没有纯正的人生。他们遵守人的遗传,废弃神的诫命。他们以轻为重。以重为轻;奉献十分之一物产,然而不行公义、怜悯、信实。他们在人面前装得很好看,很虔诚,然而他们里面充满了一切的不义,他们的信仰是头脑里面的,不是心灵中的。虽然在表面上他们与撒都该人完全不同,然而实际上他们却是与撒都该人一样的不敬虔,一样的活在罪恶之中,一样的属于黑暗的权势。这就难怪他们与撒都该人都不明白圣经了(全文完)。


好评:
以利沙的蒙召
2025-07-16
跟从主的心志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