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撒上10:1;王上12:16-20
扫罗(主前1030-1010年)是联合以色列王国的第一位国王,罗波安(主前931-913年)是联合以色列王国分裂后南国犹大的第一位国王;耶罗波安(主前931-910)则是分裂后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扫罗·罗波安·耶罗波安》。
一、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合人心意的王扫罗
1.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撒上8:1-5)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以色列的长老都聚集,来到拉玛见撒母耳,对他说:“你年纪老迈了,你儿子不行你的道。现在求你为我们立一个王治理我们,像列国一样。”
撒母耳是以色列士师的最后一位士师,他年纪老迈的时候,立他的两个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他的两个儿子作了士师后,就“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违背神的律法,在百姓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就在以色列国满了内忧的同时,亚扪人也来攻打约旦河东的基列,基列·雅比人向约旦河西的以色列人求救(12:12)。以色列的长老就聚集来见撒母耳,把他年纪老迈,他儿子不行他道的客观情况摆在他面前。请求撒母耳为他们立一个王治理他们,像列国一样。以色列是神治的国家,是独居的民,不列在万民中(民23:9),耶和华神是他们的王,现在他们却想效法列国立王,不要耶和华神作他们的王,这是得罪神的大罪(12:17)。
2.撒母耳膏扫罗作以色列王:(撒母耳记上10:1,8)撒母耳拿瓶膏油倒在扫罗的头上,与他亲嘴,说:“这不是耶和华膏你作他产业的君吗?……你当在我以先下到吉甲,我也必下到那里献燔祭和平安祭。你要等候七日,等我到了那里,指示你当行的事。”
以色列人却不肯听从神藉着撒母耳所说的话,定意要立一个王治理他们(8:7-22)。神就许可他们立王,要他们知道是神作他们的王好呢,还是人作他们的王好呢?在神的指示下,撒母耳膏立了便雅悯支派的农夫扫罗作他们的王。撒母耳膏扫罗,代表将他分别为圣归与神,作为神的仆人执行特殊的任务。“君”(1节;10:16)原文是“领袖、统治者、王子”。以色列人是神的“产业”(出34:9),不是君王的私有财产,神才是以色列真正的王。“祂产业的君”表明以色列的王不是集权君王,而是作为神的仆人来管理神的“产业”。扫罗由一介农夫突然间就受膏作了以色列的君王,有点不知所措,因此,撒母耳主动告诉扫罗三个“兆头”(7节),作为神拣选他、与他同在的记号:一是寻回丢失的驴(2节),确保他能结束过去的责任,开始新的职事;二是得到两个献祭的饼(3-4节),确保百姓将接受他为国王;三是在先知中说预言(5-6节),确保他将得到圣灵所赐的能力。一旦这些兆头都应验了(7节),就证明神与扫罗同在,扫罗便有足够的信心去接受任务。“吉甲”位于耶利哥附近,海拔约负300米,所以说“下到吉甲”。
3.扫罗因献祭王位被废:(撒母耳记上13:1-2,5,8-14)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像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撒母耳对扫罗说:“你做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 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以色列国原来并没有常备军,战时聚集民兵,战后解散。扫罗作王后的第一个行动,就是建立一支常备军,他自己指挥两千人,他儿子约拿单指挥一千人。这正是百姓所期望的。扫罗不顾以色列人与非利士人兵力悬殊,武器的匮乏,主动去攻打强敌非利士人。以色列人看见非利士人强大,就都四散逃亡,甚至逃到了约旦河东基列地。扫罗在撒母耳所定日期等了七日,“七日”足够撒母耳从以色列的任何一个地方赶到吉甲,结果,撒母耳还没有来到,百姓因惧怕仇敌离开扫罗散去了。只看环境的扫罗不顾神的律法,就要人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他这里来。扫罗就亲自献上燔祭,刚献完燔祭,还没有等到献平安祭,撒母耳就到了。撒母耳责备扫罗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立即为自已献祭找了许多理由:一是百姓离开他散去;二是撒母耳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其实,扫罗刚献完燔祭,还没开始献平安祭,撒母耳就到了,并没有耽延。三是没有祷告耶和华;四是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要下到吉甲攻打他。密抹到吉甲有一天的路程,扫罗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总之,都是他人的错,不是我扫罗的错。神只悦纳人认罪悔改的心,任何为罪的辩解都不能带来赦免。尽管扫罗为自已找到不是理由的理由,但既得不到神的赦免,也得不到人的谅解,撒母耳直接指出扫罗做了糊涂事了,因为他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令。扫罗若遵守,神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他的王位,直到永远。但现在扫罗既行了这事,他的王位必不长久。撒母耳告诉扫罗:“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祂心意的人”,指神已经预备了“合祂心意的人”大卫,神要立大卫作百姓的君代替扫罗。
4.扫罗再次违背神的命令:(撒母耳记上15:1-4,7-9)撒母耳对扫罗说:“耶和华差遣我膏你为王,治理他的百姓以色列;所以你当听从耶和华的话。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在路上亚玛力人怎样待他们,怎样抵挡他们,我都没忘。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HT、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于是扫罗招聚百姓在提拉因,数点他们,共有步兵二十万,另有犹大人一万。……扫罗击打亚玛力人,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生擒了亚玛力王亚甲,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扫罗和百姓却怜惜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
虽然神藉着撒母耳宣告了扫罗的王位必不长久,但神还是愿意给扫罗一个机会,神就差遣撒母耳吩咐扫罗去灭尽亚玛力人的所有。“亚玛力人”是以扫的后裔(创36:12),是以色列人进迦南的路上最强悍的国家。他们“并不敬畏神”(申25:18),在列国中带头攻击神的百姓、抵挡神的旨意(出17:8-16),成为一切抵挡神和神百姓的势力的代表。因此,神宣告祂“必世世代代和亚玛力人争战”(出17:16),而交给百姓的责任,就是“要将亚玛力的名号从天下涂抹了,不可忘记”(申25:19)。神命令“将男女、HT、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尽行杀死”。因为神是创造生命、赏赐生命的主,对生命有绝对的主权。亚玛力的成年“男女”被杀,是死在自己的罪中;“HT、吃奶的”被杀,是因着罪的连累。
“提拉因”在犹大支派的境内。亚玛力人靠近南方的犹大支派,但响应扫罗的百姓中有“犹大人一万”,只有二十分之一,而抵抗亚扪人时犹大支派(3万人)占了十分之一。总人数也只有21万,抵抗亚扪人时有33万(11:8)。这些可能与扫罗在吉甲失去威信有关(13:14),所以扫罗才急于讨好百姓、重建威望(12、24、30节)。扫罗的作战范围“从哈腓拉直到埃及前的书珥”,可能覆盖了整个旷野,一直到埃及的边界。扫罗的攻势看起来声势浩大,但却没有彻底执行神的命令。扫罗“用刀杀尽亚玛力的众民”,只是消灭了这场战役中的亚玛力人,却怜惜亚玛力王亚甲,也爱惜上好的牛、羊、牛犊、羊羔,并一切美物,不肯灭绝。只是“凡下贱瘦弱的,尽都杀了,”扫罗并没有完全执行神的命令,就得意洋洋地凯旋班师回朝了,且为自已在迦密立了纪念碑,纪念这次战争的胜利(12节)。扫罗在亚玛力人的事上再次违背神的命令,使神彻底废弃了扫罗(15:10,23)。
5.扫罗求问交鬼:(撒母耳记上28:3-7)那时撒母耳已经死了,以色列众人为他哀哭,葬他在拉玛,就是在他本城里。扫罗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非利士人聚集,来到书念安营;扫罗聚集以色列众人在基利波安营。扫罗看见非利士的军旅就惧怕,心中发颤。扫罗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吩咐臣仆说:“当为我找一个交鬼的妇人,我好去问她。”臣仆说:“在隐·多珥有一个交鬼的妇人。”
“交鬼”就是召唤死者。律法明文禁止交鬼和行巫术(出22:18;申18:10-11),所以“扫罗曾在国内不容有交鬼的和行巫术的人”。扫罗末年,约是主前1010年,非利士人来到书念安营,要攻打以色列人。书念与基利波相距大约8公里。失去神同在的扫罗看见非利士的军旅就惧怕,心中发颤。在这急难的时候,扫罗才想到求问耶和华,耶和华却不藉梦,或乌陵,或先知回答他。扫罗屠杀了挪伯城的祭司(22:18-19),祭司亚比亚他带着以弗得投奔了大卫(23:6),所以是扫罗自己断绝了与神的交通。扫罗得不到神的回答,既是因为他与神的关系出了问题,也是因为神要结束他的使命,开启大卫的国度。扫罗不顾神的律法以及自已所下的禁令,竟然想到求问交鬼的妇人,大大得罪了耶和华。
6.扫罗战死沙场:(撒母耳记上31:1-6,8-10)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有被杀仆倒的。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子们,就杀了扫罗的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势派甚大,扫罗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说:“你拔出刀来,将我刺死,免得那些未受割礼的人来刺我,凌辱我。”但拿兵器的人甚惧怕,不肯刺他;扫罗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拿兵器的人见扫罗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这样,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与拿他兵器的人,以及跟随他的人,都一同死亡。……次日,非利士人来剥那被杀之人的衣服,看见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就割下他的首级,剥了他的军装,打发人到非利士地的四境,报信与他们庙里的偶像和众民;又将扫罗的军装放在亚斯他录庙里,将他的尸身钉在伯·珊的城墙上。
在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的争战中,以色列人败在非利士人面前。非利士人紧追扫罗和他儿子们,就杀了扫罗的三个儿子约拿单、亚比拿达、麦基舒亚。势派甚大,扫罗也被弓箭手追上,射伤甚重,扫罗不愿意落在非利士人手里受凌辱,就吩咐拿他兵器的人拔出刀来,将他刺死。但那人惧怕,不肯杀扫罗,扫罗就自己伏在刀上死了。拿兵器的人见扫罗已死,也伏在刀上死了。死后,扫罗不仅享受不到哀荣,他的尸体还饱受非利士人的羞辱:他的军装放在非利士地亚斯他录庙里,他的尸身被非利士人钉在伯·珊的城墙上,以此示众。
(历代志上10:13-14)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大卫。
以色列人在轰轰烈烈中所立的王扫罗就这样惨死了,事实证明,扫罗不能救他们,只有耶和华神能救他们脱离仇敌非利士人的手。
二、分裂后的第一位犹大王罗波安
1.以色列人的诉求:(列王纪上12:1-5)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他就和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侍奉你。”罗波安对他们说:“你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我。”民就去了。
所罗门去世后,以色列人到了示剑,要在那里立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作王。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11:28),先前耶罗波安躲避所罗门王的追杀,逃到了埃及,住在那里。所罗门去世后,以色列人打发人去埃及请了他来,可见,耶罗波安显然深得北方各支派的民心,所以虽然住在埃及,也有“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作为谈判代表与罗波安谈判。以色列人有备而来,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人来见罗波安,提出他们的诉求,罗波安的父亲所罗门使百姓“负重轭,做苦工,”现在他们求罗波安使他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他们就侍奉他,其实,“我们就侍奉你”是一句客气的威胁,意思是罗波安若不改变政策,继续加重百姓负担,北方各支派就拒绝支持新王。面对以色列人的诉求,罗波安没有急于回复他们,要他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他,他要给自已留下思考的机会与回旋的余地。
2.罗波安不肯依从百姓:(列王纪上12:12-15)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王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不用老年人给他所出的主意,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民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藉示罗人亚希雅对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所说的话。
在这三日内,罗波安没有像他祖先大卫一样先求问神,而是先后征求了老年人与少年人的意见,老年人建议罗波安依从百姓,用好话回复他们。但年轻气盛的罗波安觉得老年人的主意软弱无能,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的少年人商议,这些年少轻狂的少年人不知天高地厚,投其所好,要罗波安不要依从百姓,要加重他们的负担,用暴政统治他们,这样才能显出罗波安王的威风,少年人的主意正合乎罗波安那颗骄傲的心。“蝎子鞭”指鞭头装有铁刺的皮鞭,比喻用更严厉的手段来建立王的权威。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与他们约定第三日再来见他的约定,第三日来见罗波安。罗波安用严厉的话回复百姓,王不肯依从百姓,这事乃出于耶和华,为要应验他藉先知亚希雅对耶罗波安所说的预言。
3.以色列人背叛罗波安:(列王纪上12:16-19)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份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惟独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罗波安王差遣掌管服苦之人的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以色列人就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王急忙上车,逃回耶路撒冷去了。这样,以色列人背叛大卫家,直到今日。
北方各支派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分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正是五十多年前示巴煽动叛乱时所说的:“我们与大卫无分,与耶西的儿子无涉”(撒下20:1)。要大卫家自已顾自已吧!以色列人就都回自已家去了。“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指迁到犹大各城的北方十个支派百姓(代下11:16)。神减少了所罗门后裔的尊荣和权势,从此大卫的子孙只能做犹大支派、便雅悯支派和“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的王。
“亚多兰”在大卫和所罗门时代,就一直负责“掌管服苦之人”(4:6;撒下20:24)。罗波安让老臣亚多兰往以色列人那里去,想说服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却用石头打死他。罗波安急忙上车,狼狈地逃回耶路撒冷去了。从此,以色列人背叛了大卫家。
4.罗波安作犹大王:(列王纪上14:21-24)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作犹大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犹大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犯罪触动他的愤恨,比他们列祖更甚。因为他们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国中也有娈童。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
在这次叛乱过程中,罗波安失去了北方十个支派的大量人口与大片疆土,他只能作分裂后南国犹大的王。在《列王纪》中,犹大诸王都记录了他们母亲的名字,使我们看到不同的母亲对神所拣选的大卫子孙的影响;而以色列诸王则不必记录母亲的名字,因为他们都不是大卫的子孙。罗波安的母亲拿玛是亚扪人,是侍奉偶像的外邦人,她不会教育出敬畏神的好儿子来。“犹大人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这是效法“所罗门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11:6)的结果。犹大人效法耶和华在以色列人面前所赶出的外邦人,行一切可憎恶的事。
5.神藉埃及王管教罗波安:(列王纪上14:25-28)罗波安王第五年,埃及王示撒上来攻取耶路撒冷,夺了耶和华殿和王宫里的宝物,尽都带走,又夺去所罗门制造的金盾牌。罗波安王制造铜盾牌代替那金盾牌,交给守王宫门的护卫长看守。王每逢进耶和华的殿,护卫兵就拿这盾牌,随后仍将盾牌送回,放在护卫房。
罗波安这个败家子,他父亲所罗门引以为豪的种种财富、工程,在他作王第五年的时候,就被埃及王示撒夺去、毁坏(14:25-26)。因着这次管教,“王和以色列的众首领都自卑”(代下12:6),当“王自卑的时候,耶和华的怒气就转消了,不将他灭尽”(代下12:12)。所罗门娶了老法老的女儿,新法老却夺走了他的一切。
所罗门所造的是金盾牌,罗波安却没有财力再造金盾牌,只能造铜盾牌代替金盾牌;过去的金盾牌是“放在黎巴嫩林宫里”(10:17)向外国使节炫耀,现在的铜盾牌只在“进耶和华的殿”时使用,平时“放在护卫房”里收藏。虽然犹大王还要维持排场,但荣耀已经被神大大剥夺了。
6.罗波安去世与安葬:(列王纪上14:29-31)罗波安其余的事,凡他所行的,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罗波安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他儿子亚比央 接续他作王。
“罗波安与耶罗波安时常争战”,国无宁日,与神使所罗门“四围平安,没有仇敌,没有灾祸”(5:4)的光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者两次强调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21、31节),刻意强调罗波安的失败与他拜偶像的母亲有关。罗波安“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表明拿玛在所罗门登基之前就生下了罗波安,因此,她在大卫还在世的时候就嫁给了所罗门。大卫王朝的破口,实际上在大卫晚年就开始了。为了拿玛,所罗门曾经为“亚扪人可憎的神摩洛,在耶路撒冷对面的山上建筑邱坛”(11:7)。而罗波安最宠爱的妻子玛迦还“造了可憎的偶像亚舍拉”(15:13)。有这样一位拜偶像的母亲和一位拜偶像的妻子,罗波安的属灵光景可想而知。
三、分裂后的第一位以色列王耶罗波安
1.所罗门派耶罗波安监管约瑟家的工程:(列王纪上11:26-28)所罗门的臣仆、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也举手攻击王。他是以法莲支派的洗利达人,他母亲是寡妇,名叫洗鲁阿。他举手攻击王的缘故,乃由先前所罗门建造米罗,修补他父亲大卫城的破口。耶罗波安是大有才能的人。所罗门见这少年人殷勤,就派他监管约瑟家的一切工程。
“耶罗波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百姓会争论”,他是以法莲支派的人,他的母亲洗鲁阿是寡妇,但他是个大有才能的人,因此被所罗门所重用。所罗门花了二十年建造完圣殿和王宫后(9:10),“才建造米罗”(9:24)。而耶罗波安在建造米罗的期间被神拣选,成为所罗门的敌人。所罗门派耶罗波安监管约瑟家、也就是北方十个支派的劳工,所以耶罗波安很了解民间对所罗门的怨愤(12:4)。百姓起初是为了圣殿的建造,每年轮流三个月上山伐木(5:13-14),结果“都心中喜乐”(8:66);现在是为了所罗门“所愿建造的”(9:19)服劳役,结果成了“负重轭,做苦工”(12:4)。
2.以色列人立耶罗波安作王:(列王纪上12:20)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立他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除了犹大支派以外,没有顺从大卫家的。
当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不依从以色列人的时候,也是国家分裂之日,以色列人乘机脱离了大卫家的统治,打发人请耶罗波安到会众面前,立他作了分裂后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任国王。
3.耶罗波安兴起拜金牛犊教:(列王纪上12:25-31)耶罗波安在以法莲山地建筑示剑,就住在其中;又从示剑出去,建筑毗努伊勒。耶罗波安心里说:“恐怕这国仍归大卫家;这民若上耶路撒冷去,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他们的主-犹大王罗波安,就把我杀了,仍归犹大王罗波安。”耶罗波安王就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对众民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他就把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这事叫百姓陷在罪里,因为他们往但去拜那牛犊。耶罗波安在邱坛那里建殿,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
“示剑”是以色列南北和东西大道的交汇处,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和丰富的农业资源。“毗努伊勒”位于约旦河东岸、雅博河畔,是雅各与神摔跤的地方(创32:30),可以控制约旦河东。耶罗波安首先建筑这两座城,显出了他的精明干练。耶罗波安“住在其中”,意思是以“示剑”为北国以色列的首都。然而,耶罗波安却不像大卫那样敬畏神,他不放心神为他“立坚固的家”(11:38)的应许,“恐怕这国仍归大卫家”,他知道以色列人的不忠心,他们能够离弃大卫家,也会离弃他。耶罗波安怕百姓上耶路撒冷敬拜神,他们的心仍归向犹大王罗波安,反而把他杀了,所以不择手段地巩固自己的统治。为了阻止以色列人上耶路撒冷敬拜神,耶罗波安不顾神的律法,筹划定妥,“铸造了两个金牛犊”,欺哄百姓这就是领他们出埃及的神。耶罗波安精明地把一只牛犊安在南部的伯特利,一只安置在北部的但。耶罗波安从一开始就为北国的百姓挖掘了属灵的陷阱,“叫百姓陷在罪里”,彻底与圣殿断绝关系。耶罗波安不仅立了假祭司,不许利未人侍奉神,所以教导律法的利未人都离开了北国,“来到犹大与耶路撒冷”(代下11:13-14)。也私定八月十五为节期,代替耶和华的节期(利23章)。
4.犹大神人警戒耶罗波安:(列王纪上 12:33)他在八月十五日,就是他私自所定的月日,为以色列人立作节期的日子,在伯特利上坛烧香。
(列王纪上13:1-6)那时,有一个神人奉耶和华的命从犹大来到伯特利。耶罗波安正站在坛旁要烧香;神人奉耶和华的命向坛呼叫,说:“坛哪,坛哪!耶和华如此说:大卫家里必生一个儿子,名叫约西亚,他必将邱坛的祭司,就是在你上面烧香的,杀在你上面,人的骨头也必烧在你上面。”当日,神人设个预兆,说:“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这是耶和华说的预兆。”耶罗波安王听见神人向伯特利的坛所呼叫的话,就从坛上伸手,说:“拿住他吧!”王向神人所伸的手就枯干了,不能弯回;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正如神人奉耶和华的命所设的预兆。王对神人说:“请你为我祷告,求耶和华-你 神的恩典使我的手复原。”于是神人祈祷耶和华,王的手就复了原,仍如寻常一样。
耶罗波安在他私自所定的节期八月十五,在伯特利上坛烧香。虽然耶罗波安行事愚昧,但神却不允许自己的百姓活在黑暗里,所以差遣犹大“神人”到伯特利宣告审判、光照百姓。“神人”指奉神命令传达神指示的人,伯特利离耶路撒冷19公里,往返大约10个小时,所以犹大的神人很容易就到了。神人预言明确提出了大卫的子孙“约西亚”的名字,在三百年后应验了(王下23:15-20)。“神人设个预兆”,就是“这坛必破裂,坛上的灰必倾撒”,神用任何人都不能反驳的神迹来光照北国的百姓,让百姓明白神的心意。耶罗波安听见神人的话,就伸手命令人拿住神人,他的手就枯干了,坛也破裂了,坛上的灰倾撒了。在灾难面前,耶罗波安不得不求神人为他祷告,求神使他的手复原,神人祈祷耶和华,神就使他的手复原。
5.耶罗波安继续行恶:(列王纪上13:33-34)这事以后,耶罗波安仍不离开他的恶道,将凡民立为邱坛的祭司;凡愿意的,他都分别为圣,立为邱坛的祭司。这事叫耶罗波安的家陷在罪里,甚至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
然而,耶罗波安却仍不肯离开他的恶道,不按照神的律法从亚伦的后裔中选立祭司,反而继续将凡民立为祭司。耶罗波安所行的,使他的家陷在罪里,甚至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王上14:1-18)记载耶罗波安的儿子亚比雅的患病与去世,神再次藉着老先知亚希雅警戒耶罗波安,但耶罗波安终不肯悔改,等待他的,只有神严厉的审判。
6.耶罗波安的家被剪除:(列王纪上15:25-30)犹大王亚撒第二年,耶罗波安的儿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拿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他父亲所行的,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以萨迦人亚希雅的儿子巴沙背叛拿答,在非利士的基比顿杀了他。那时拿答和以色列众人正围困基比顿。在犹大王亚撒第三年巴沙杀了他,篡了他的位。巴沙一作王就杀了耶罗波安的全家,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都灭尽了,正应验耶和华藉他仆人示罗人亚希雅所说的话。这是因为耶罗波安所犯的罪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惹动耶和华-以色列 神的怒气。
耶罗波安去世后,他儿子拿答接续他作了以色列王。拿答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就是效法耶罗波安拜金牛犊,用似是而非的偶像来代替神。巴沙背叛拿答,在非利士的基比顿杀了他。巴沙一作王就杀了耶罗波安家的全家,应验了亚希雅的预言(14:10)。
7.巴沙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列王纪上15:33-34)犹大王亚撒第三年,亚希雅的儿子巴沙在得撒登基作以色列众人的王共二十四年。他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
巴沙作王后,就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耶罗波安所行的道,犯他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在他以后的王也都这样行。北方以色列国从耶罗波安开始,九个王朝都是人推举、人争夺的结果;并不是根据与神所立的约,而是根据人的需要。所以北方的君王全部都是悖逆神、讨好人、拜偶像。结果,主前722年,神让亚述王灭了北国以色列,把以色列人掳到了亚述,亚述人则定居于以色列中(列王纪下17章)。
结语:在以色列人的要求下,神立了合人心意的王扫罗作了以色列的第一任国王,扫罗作王后,一再违背神的命令,神废除了扫罗的王位。败家子罗波安作了分裂后南国犹大的第一任国王,他带领犹大人行神眼中看为恶的事,神就把他们交在埃及王示撒手里。耶罗波安作了分裂后北国以色列的第一任国王,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耶罗波安不惜违背神的诫命,制造了两只金牛犊,在国中兴起了拜金牛犊教,使百姓陷在罪里,使他的家从地上除灭了。耶罗波安去世后,他儿子拿答作王第二年,巴沙就谋杀了他,剪除了耶罗波安的全家。这三个王无一个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