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耶利米书二4—13;希伯来书十三1—8,15—16;
引言
藉着本周经课,我们一同思想的主题是《就近主,活出爱》,这是一个既简单又深邃的真理,是信仰生活的核心。我们的信仰不是一套冰冷的教条,而是一种活泼的关系——与神亲密相交,并将这份关系转化为对他人和自身的爱,让我们从神的话语中汲取亮光,让圣灵引导我们进入更丰盛的生命。
一、就近主
我们信仰的起点和中心是神,若不是神先爱我们,我们永远无法靠自己的力量寻见他。
1、他是活水泉源
耶2:4-13节记载神对他子民的责备与呼唤:“我的百姓做了两件恶事,就是离弃我这活水的泉源,为自己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和华为何说他是活水的泉源,因为他领以色列民“从埃及地上来,引导我们经过旷野、沙漠有深坑之地,和干旱死荫、无人经过、无人居住之地”,以色列人没有渴死,也没有饿死。不仅如此,还领以色列民“进入肥美之地,使你们得吃其中的果子和美物”。但以色列民进入应许之地之后“玷污我的地,使我的产业成为可憎的”、“将他们的荣耀换了那无益的神。”后果就是“诸天哪,要因此惊奇,极其恐慌,甚为凄凉”。
耶和华是活水的泉源,永不枯竭,永远新鲜,能满足人一切最深的渴求。然而以色列民却愚蠢地离弃这泉源,转而依靠自己打造的替代品——破碎的池子——偶像。以色列民为何离弃活水的泉源?因为他们认为耶和华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寻求别神。其实耶和华不满足他们所求,乃是因为他们心里已经离弃耶和华。活水与破裂池子的对比提醒我们:真正的问题不是我们渴求太多,而是满足渴求的源头错了。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的名言至今回荡:“你为自己造了我们,我们的心若不安息在你里面,便不得安宁”。
就近活水泉源意味着每天来到主面前,喝他所赐的活水。这不是一种宗教仪式,而是一种生命连接。耶稣在井边对撒玛利亚妇人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约四14)。如何就近这活水泉源?通过祷告、默想神的话、敬拜和安静等候,不是在忙碌中挤出一段时间给神,而是以神为中心重新安排我们的一切生活。活水不是我们偶尔汲取的资源,而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2、他为人预备救恩
路14:12-13节记载耶稣的一个看似奇怪的教导:“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这段经文表面上讲的是请客之道,实际上揭示了神救恩的本质。神的救恩不是为我们这些自以为配得的人预备的,而是为那些承认自己一无所有、无法回报的人预备的。神恩典的筵席邀请那些深知自己贫穷、残废、瘸腿、瞎眼的人。
就近主的第二个方面:承认我们的无力与需要,接受神白白的恩典。福音之所以称为好消息,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我们可以以我们的本相来到神面前,因为基督已经为我们成就了一切。耶稣在S字J上的救赎是神为人预备的终极救恩。这不是我们努力赚取的,而是白白领受的礼物。弗2:8-9节记载:“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就近主意味着放下自以为是的义,承认自己的灵性贫穷,接受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成就的救恩。我们不再需要伪装完美,不需要隐藏软弱,因为神的恩典足够我们用的。就近主的救恩也意味着每天活在福音中,这不是一次性的经历,而是持续的生活方式。我们不仅需要初信时接受救恩,更需要每天依靠神的恩典而活,让福音不断更新我们生命的每个层面。
二、活出爱
我们就近主不是为了独善其身,而是为了活出爱。真正的信仰一定会结出爱的果子。约壹4:19节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我们从神那里领受的爱,自然流淌成为对他人的爱和对自己的健康关爱。
1、爱人
路14:7-14节记载耶稣关于谦卑的教导。他注意到客人们争抢筵席上的首位,于是说了一个比喻:被人请去赴婚筵时,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更尊贵的客人在那裏,主人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坐”。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这段经文教导我们在神的国里,谦卑不是手段而是本质,不是计算而是释放。当我们停止争夺地位和认可,才能真正自由地彼此服事。耶稣进一步说明:不要只请那些能回请你的人,也要请那些无力回报的人。这颠覆了世俗的互惠原则。我爱那些爱我的人,善待那些能回报我的人。但神的爱是无条件的,不计算回报的。
希13:1-3;15-16节给出了更具体的爱人指引:“你们务要常存弟兄相爱的心。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因为曾有接待客旅的,不知不觉就接待了天使。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记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神所喜悦的”。从弟兄相爱到接待客旅,从记念被捆绑者到关怀遭苦害者,从嘴唇的颂赞到具体的行善和捐输。这就告诉我们:爱不是抽象的情感,而是具体的行动。接待客旅在早期教会尤为重要,因为旅行条件艰难,信徒需要彼此接待。
今天,“接待客旅”可以扩展为欢迎新来者、包容不同背景的人、向陌生人展现基督之爱。“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提醒我们要有同理心,站在他人处境中感受他们的需要。现代社会信息爆炸,我们容易对他人苦难麻木不仁,但信仰呼唤我们保持敏感的心,与哀哭的人同哭。“行善和捐输”强调爱需要有物质表达。雅2:15-16节尖锐地指出:“若是弟兄或是姐妹赤身露体,又缺了日用的饮食,你们中间有人对他们说,‘平平安安地去吧!愿你们穿得暖吃得饱’,却不给他们身体所需用的,这有甚么益处呢”?
2、爱己
希13:4-8节看似主要讲婚姻和金钱,实际上揭示了健康爱己的圣经基础:“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因为苟合行淫的人,神必要审判。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
“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不单是关于性伦理的教导,更是对人性尊严的肯定。我们的身体不是可随意使用的工具,而是神精心设计的殿。爱己始于尊重神所赐的身体和关系。基督呼唤我们恢复神对婚姻和性的美好设计,在委身的关系中体验亲密,在忠诚中经历安全,在尊重中体现尊严。健康爱己不是自私自恋,而是承认我们是按神形象被造,有永恒的价值。因此,我们拒绝滥用身体,拒绝妥协道德标准,拒绝贬低自己或他人的人格尊严。
“你们存心不可贪爱钱财,要以自己所有的为足。因为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这段经文揭示了知足与信靠的关联。不知足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不相信神会供应我们需要的一切,贪婪地积累财富、地位、成就,试图用这些来保障安全感和自我价值。但神应许:“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这应许释放我们从无止境的追逐中得自由。我们可以“以自己所有的为足”,不是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一切,而是因为我们拥有那位拥有一切的主。
健康爱己包括接纳自己的有限,停止与他人比较,拒绝被社会成功的标准所奴役。我们可以安息在神无条件的爱中,不再需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从前引导你们、传神之道给你们的人,你们要想念他们,效法他们的信心,留心看他们为人的结局”。爱己不是自我封闭,而是在信仰群体中寻找榜样,学习健康的生活之道,我们都需要属灵导师和同伴,需要那些活出信心见证的人激励我们前行。
三、结语
“就近主,活出爱”——这八个字概括了基督徒生命的纵向和横向维度。纵向是我们与神的关系,横向是我们与己与人的关系。两者不可分割:只有真正就近活水泉源的人,才能流出活水的江河;只有深深体验神无条件爱的人,才能无私地爱他人并健康地爱自己。愿我们每天都就近活水泉源,喝基督所赐的活水;愿我们每天活出爱的实际行动,在家庭、职场、社区中见证神的恩典;愿我们健康地爱自己,尊重神所造的身体和心灵,活在神的知足与平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