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讲章:老年人
作者:崔姊妹
2025-10-29  

 到了一定年纪以后.jpg

经文:士19:16-20;王上12:6-20          

(箴言16:31)白发是荣耀的冠冕,在公义的道上必能得着。老年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老年阶段。老年人人生阅历多,经验丰富,有许多好的经验,我国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从四个方面来看《老年人》。

一、基比亚人不听老年人劝说引起了内战

1.基比亚人不接待利未人:(士师记19:15)他们进入基比亚要在那里住宿,就坐在城里的街上,因为无人接他们进家住宿。

士师时代是以色列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有一个利未人到犹大地的伯利恒接他的妾回来的路上,路过了基比亚,要在那里住宿,但基比亚人却不接待他们。利未人一行三人就坐在城里的街上。

2.寄居在基比亚的老年人接待利未人:(士师记19:16-17,20-21)晚上,有一个老年人从田间做工回来。他原是以法莲山地的人,住在基比亚;那地方的人却是便雅悯人。老年人举目看见客人坐在城里的街上,就问他说:“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老年人说:“愿你平安!你所需用的我都给你,只是不可在街上过夜。”于是领他们到家里,喂上驴,他们就洗脚吃喝。

晚上,有一个寄居在基比亚的老年人从田间作工回来,他举目看见客人坐在城里的街上,就问他们原因。他们把这事都告诉了他,老年人就把他们接到了自己的家里。

3.老年人劝说基比亚人:(士师记19:22-25a)他们心里正欢畅的时候,城中的匪徒围住房子,连连叩门,对房主老人说:“你把那进你家的人带出来,我们要与他交合。”那房主出来对他们说:“弟兄们哪,不要这样作恶;这人既然进了我的家,你们就不要行这丑事。我有个女儿,还是处女,并有这人的妾,我将她们领出来任凭你们玷辱她们,只是向这人不可行这样的丑事。”那些人却不听从他的话。

基比亚人不接待利未人,但当他们知道老年人接待了利未人之后,城中的匪徒就来围住老人的房子,喊叫老年人,要他把进他家的人带出来,他们要凌辱他,可见基比亚城里异性恋泛滥。老人就出来劝他们不要这样作恶,他愿意把自己的女儿以及利未人的妾拉出来任他们所为,只是向这个利未人不要这样做,但那些人却不听从老年人的话。

4.基比亚人把利未人的妾强奸致死:(士师记19:25b-26)那人就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给他们,他们便与她交合,终夜凌辱她,直到天色快亮才放她去。天快亮的时候,妇人回到她主人住宿的房门前,就仆倒在地,直到天亮。

为了不连累好心接待他们的老年人,利未人把他的妾拉出去交给他们。基比亚人就终夜凌辱她,把她强奸致死。

5.便雅悯支派只剩下六百人:(士师记20:46-47)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利未人回到家,在悲愤中把妾的尸身切成十二块,送到以色列地的十二个支派,把基比亚人的丑事传扬出去,让以色列人都知道了基比亚人的丑行。以色列人就来聚集与基比亚人争战,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在这场全民参战的内战中,十一个支派与便雅悯支派双方死伤惨重,以色列人只给便雅悯人留下了六百人,便雅悯支派几乎灭族,多行不义必自毙。不知道基比亚人后来是否为没有听从老年人的话而懊悔。

二、罗波安不听老年人的主意国家分裂

1.百姓的诉求:(列王纪上12:1-5)罗波安往示剑去;因为以色列人都到了示剑要立他作王。尼八的儿子耶罗波安先前躲避所罗门王,逃往埃及,住在那里(他听见这事。)以色列人打发人去请他来,他就和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对他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做苦工,现在求你使我们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我们就侍奉你。”罗波安对他们说:“你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我。”民就去了。

所罗门在位年间,长期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不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使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所罗门一去世,他儿子罗波安继位时,以色列人巴不得新王能够减轻他们的负担,给他们一个休养生息、喘气的机会。因此百姓来见罗波安,请求他使百姓做的苦工、负的重轭轻松些,他们就侍奉他。罗波安要他们暂且去,第三日再来见他,民就去了。

2.老年人的主意:(列王纪上12:6-7)罗波安之父所罗门在世的日子,有侍立在他面前的老年人,罗波安王和他们商议,说:“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这民。”老年人对他说:“现在王若服侍这民如仆人,用好话回答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

老年人深知百姓的疾苦,因此劝罗波安要服侍这民如仆人,用好话回答他们,他们就永远作王的仆人了。

3.少年人的主意:(列王纪上12:8-11)王却不用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就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少年人商议,说:“这民对我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你们给我出个什么主意,我好回复他们。”那同他长大的少年人说:“这民对王说:‘你父亲使我们负重轭,求你使我们轻松些。’王要对他们如此说:‘我的小拇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老年人的主意使罗波安觉得自己软弱无力,不合他的心意,因此他又和那些与他一同长大、在他面前侍立的轻狂少年人商议。少年人建议罗波安要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加重他们的重担,施行暴政,好显出王的威严。

4.罗波安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列王纪上12:12-14)耶罗波安和众百姓遵着罗波安王所说“你们第三日再来见我”的那话,第三日他们果然来了。王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不用老年人给他所出的主意,照着少年人所出的主意对民说:“我父亲使你们负重轭,我必使你们负更重的轭!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

第三天,耶罗波安和以色列人果然来了,他们有备而来:王若依从他们,他们就继续侍奉王;王若不依从他们,他们就另立山头,立耶罗波安作他们的王,与罗波安对着干。罗波安不体贴民情民意,用严厉的话回答百姓,照着少年人的主意对民说要继续加重他们的重担。

5.国家一分为二:(列王纪上12:16-17,20)以色列众民见王不依从他们,就对王说:“我们与大卫有什么份儿呢?与耶西的儿子并没有关涉。以色列人哪,各回各家去吧!大卫家啊,自己顾自己吧!”于是,以色列人都回自己家里去了,惟独住犹大城邑的以色列人,罗波安仍作他们的王。……以色列众人听见耶罗波安回来了,就打发人去请他到会众面前,立他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除了犹大支派以外,没有顺从大卫家的。

以色列人见罗波安不依从他们,就各回各家去了,要大卫家自己顾自己吧!联合的以色列国就此一分为二:北国以色列,耶罗波安作了他们的王;南国犹大,罗波安作了犹大王,失去了大片的疆土与百姓。早知今日,悔不当初。

三、老年人要教导后世人

1.神要百姓殷勤教导儿女:(申命记6:7)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诗篇71:9,18)我年老的时候,求你不要丢弃我!我力气衰弱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 神啊,我到年老发白的时候,求你不要离弃我!等我将你的能力指示下代,将你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

神将律法赐给以色列人,要以色列人殷勤教训儿女,好使以色列人世世代代遵守神的律法,从神得福。诗人在年老的时候,祈求神不要丢弃他。虽然他知道自己力气衰弱,不能再干大事,但他要将神的能力指示下代,将神的大能指示后世的人,好使后来的人敬畏神。

2.老年人要带头听:(约珥书1:2-3)老年人哪,当听我的话;国中的居民哪,都要侧耳而听。在你们的日子,或你们列祖的日子,曾有这样的事吗?你们要将这事传与子,子传与孙,孙传与后代。

先知约珥预言国内要发生一场巨大的蝗灾,他首先呼吁老年人要听神的话,要他们把蝗灾的事传与后代子孙,作为后世的警戒。

3.老年人要带头禁食祷告:(约珥书2:15-16)你们要在锡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宣告严肃会。聚集众民,使会众自洁:招聚老者,聚集HT和吃奶的;使新郎出离洞房,新妇出离内室。

面对蝗灾,神指示以色列人要在锡安吹角,分定禁食的日子,聚集众民,使他们向神认罪悔改,好使神收转怒气,重新赐福给以色列人。这里,首先提到的是要招聚老者,让他们带领全国人民认罪悔改。

四、从老到少都出去了

1.耶稣清早在圣殿教训人:(约翰福音8:1-2)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

这可能是住棚节后的一天,耶稣清早回到圣殿,众百姓看见耶稣,就到他那里去,耶稣就坐下,教训他们。这是何等美好的一幅图画。

2.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约翰福音8:3-8)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

然而,就在耶稣教训百姓的时候,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责问耶稣“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这样说,并非不知道应该怎样处理这妇人,乃是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先是不理睬他们,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但他们以为难住了耶稣,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静观众人对耶稣话的反应。

3.从老到少都出去了:(约翰福音8:9)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众人听见耶稣的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了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因为耶稣的话进入他们的心,他们每个人都开始问自己“我没有罪吗?”但答案是否定的,“我是罪人,我不配先拿石头打她。”老年人年龄大,罪也多,因此他们对罪最敏感,知道自己不配先拿石头打妇人,因此他们放下手中的石头,低着头出去了。中年人、少年人看见老年人出去了,他们也一个个放下手中的石头,低着头出去了,他们的良心承认没有一个人是没有罪的,定罪别人的和被定罪的在神面前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

 

好评:
献上所有的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