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该和青年财主
作者:唐弟兄
2025-10-26  

 

经文:路18:18-30;19:1-10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税吏长撒该的故事:

在古罗马时期,耶利哥城还是罗马统治下的殖民地。有一个人名叫撒该,他在耶利哥做税吏长。耶利哥是一个富庶的城镇,又扼守交通要道,税源丰富,所以税吏长撒该“是个财主”。但财富并没有使撒该得到当地人的尊重,反而因他给罗马人做事,被犹太人看做是个“罪人”。当耶稣从耶利哥城经过时,撒该也想去看看。但很多人围绕在耶稣身边,撒该因为身材矮小,怎么也挤不进去,也没人给他让路。于是撒该跑到前头,在耶稣的必经之路找到一棵桑树爬了上去。果然,耶稣来到了那里。他走到桑树下时,突然停下脚,抬头对树上的撒该说:“撒该,快下来!今天我必住在你家里。”撒该听到这话又惊又喜,他急忙下来,欢欢喜喜地接待耶稣。但人群中都议论纷纷,他们想不明白耶稣怎么可以到“罪人”家里住宿!撒该听到议论后,当众对耶稣承诺说:“我把所有的一半给穷人,我若讹诈了谁,就还他四倍。”耶稣很欣赏撒该的坦诚,并称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故事。

有一个青年财主,他也是犹太人出身,并且从小遵守诫命。有一天他去问耶稣:“我该作什么事才可以得救?”耶稣叫他回去变卖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少年人听到这话,就忧忧愁愁地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

这两个人有共同点,都是在犹太人中做官,也都是富裕的财主。从他们的生活中可以看出,少年人要比撒该好很多,因为他从小遵守诫命。而撒该却是公认的“罪人。”

当少年人去问耶稣“我该做什么事”的时候,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自得。他觉得自己从小遵守了诫命,是一个十分敬虔的人,所以理应得到救恩,他想听到耶稣肯定的答复。但耶稣的回答却令他大失所望,耶稣告诉他还缺少一件,就是把自己所有的分给穷人,并且耶稣还邀请他来跟随。而青年财主却为此发愁,因为他舍不得自己的钱财。

撒该却与青年财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见耶稣的方式

青年财主认识耶稣,并且可以直接去找他。而撒该并不认识耶稣,因为他要去“看看耶稣是怎样的人”。

撒该要见耶稣也困难重重。一是他身材矮小,挤不过别人。又因为他在别人眼中是个“罪人”,所以也没有人给他让路。但撒该为了见耶稣一面,竟爬上了桑树。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一个身材矮小的人,要爬到一棵树上,那是多么的不容易。

2、见耶稣的目的

青年财主带着骄傲的心去见耶稣,为了得到耶稣的肯定。

撒该自知自己是个“罪人”,他也不知道自己能否得到饶恕,他只是想去看一眼耶稣是个怎样的人。

3、耶稣做出的回应

青年财主虽从小遵守诫命,但他并没有得到耶稣的认可,因为耶稣看出他的心里被钱财占据。耶稣也好心地给他提了醒,就是变卖一切分给穷人,然后还要来跟从自己。但耶稣说这话的重点,并不在于变卖家财,而是在提醒少年人不要被钱财俘获了心,蒙蔽了眼。

而面对撒该时,耶稣却没有让他变卖家财。因为耶稣知道:虽然撒该同样是个财主,但他并不像青年财主那样把钱财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4、对耶稣话语的反应

青年财主忧忧愁愁地走了,在他的心里还是放不下自己的财产。

而撒该却欢欢喜喜地把耶稣接到了家里,与此同时,撒该还主动拿出自己所有的一半分给穷人,并且愿意以“四倍”的代价赔偿他曾经讹诈过的人。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青年财主虽然在行为上做的很好,但是他心里却装着贪婪。他既想侍奉神,又想侍奉玛门。

撒该虽然以前做的不好,但他愿意勇敢承认自己的过错,并且愿意为自己的行为买单。所以当他说要拿出自己财产的一半分给穷人时,耶稣并没有像青年财主那样要求他变卖“一切所有”的。

弟兄写到这里,感觉出有点“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味道,哈哈哈哈。

言归正传,我们来看耶稣对众人说的一句话:“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

这是从青年财主的故事到撒该的故事的总结性回复。因为之前在青年财主与耶稣对完话后,有人就问耶稣怎样的人可以“得救”,所以耶稣就借着撒该来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救恩到了撒该家,就是要告诉别人:即使一个“罪人”,只要能够真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会迎来改过自新的机会。然而,那些无法真心认清自己问题的人,无论外表做的有多好,行为有多么敬虔,但终究难以有真正的改变,甚至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难。


好评:
献上所有的
2025-10-23
漫漫人生路
2025-10-21
管家人生.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