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没受责备的教会
作者:于中旻
2025-07-08  

 

经文:启示录2:8-11;3:7-13

使徒约翰在拔摩岛上,受耶稣基督之命,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这七教会各有不同,其中只有两个教会没有受到教会的主责备—示每拿教会和非拉铁非教会。

一、至死忠心:示每拿教会

示每拿在当时是一座繁华的海港城市;各门各类的宗教,都在那里占有一席之地。官办的凯撒崇拜,建有宏大的提庇留庙宇。犹太人也有他们的会堂;不过,他们投靠了罗马人,转过来为虎作伥,仗势迫害教会。作为基督徒,在那里可不是容易生存的土地,他们多属于臧获舆台阶级,有财有势的不多,所以就受患难了。

这个穷教会,又遭迫害,怎样过活?主知道,他们是富足的;就是中文所说的“康”—世人都是富而不足,包括富有盖世,加上智慧,只是不能满足。穷而有主,就能够万事足,也就是康,不至缺乏的自由。

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你却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称是犹太人所说的毁谤话—其实他们不是犹太人,乃是撒但一会的人。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启2:9-11)

何等的安慰!全知全能的主说:“我知道”。祂知道我们的材质、处境,也知道我们的将来。主没有责备示每拿教会。祂不向他们征收财物,不要他们建立华丽的建筑,与别人比竞;祂知道他们穷得清洁,知道那些假犹太人,如何编造虚谎,说哪些话毁谤属主的人。祂与他们同在,知道他们受苦,像看见当年的以色列人在埃及,作焚烧的荆棘,却不曾被烧毁。属主的人受苦,还要受苦。那是魔鬼的作为,但有主的保守:迫害的范围有限制,是几个人被下监;迫害的时间有限制,受患难十日,不是永久。“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林前10:13)

使徒彼得称圣徒是“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彼前1:5-7)那位胜过死亡、复活的主,告诉他们:当勇敢面对要临到的苦难,不要怕;务要至死忠心!主应许要赐给他们“生命的冠冕”。

二、敞开的门:非拉铁非教会

非拉铁非城是别迦摩王Attalus II Philadelphus(主前159-138年)所建,其人雅爱艺术,所以城建得颇为美丽。惜后来为大地震所毁(主后17年)。当地的文化传统上亲罗马,有罗马庙宇;犹太人的会堂也倚恃迫害基督徒。但主知道他们的患难与忠心,最终使属主的人得胜。

我知道你的行为;你略有一点力量,也曾遵守我的道,没有弃绝我的名。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那撒但一会的,自称是犹太人,其实不是犹太人,乃是说谎话的;我要使他们来在你脚前下拜,也使他们知道我是已经爱你了。你既遵守我忍耐的道,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试炼。我必快来。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神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神的名和我神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神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3:8-13)

“我知道”你的行为,是说表现出诚实肯干的教会。因为“略有一点力量”,如果比作恩赐的话,近于受托一千银子的仆人(太25:18),绝不是上驷之才,更没有什么可以夸口的。但他没有掘地埋藏,而表现于工作:遵守主的道,没有弃绝主的名,是忠心的标示。在此我们得问:略有一点力量,何必给他一个敞开的门?那不仅小题大作,更是小才大用,不能相称。可知道主的原则是在小事上忠心,大事上也忠心;已经有的,还要更多加给他。而且力量越用,越是增加;有主同在,得胜还要得胜。那敞开的门,是没有人能关的。因为主是“那圣洁,真实,拿着大卫的钥匙,开了就没有人能关,关了就没有人能开的”,祂有绝对的主权,无限的能力。有主的保守,也要自己珍重保守所得的赏赐。

“敞开的门”是靠圣灵大能出去争战。如保罗所写的:“我要仍旧住在以弗所,直等到五旬节;因为有宽大又有功效的门为我开了,并且反对的人也多。”(林前16:8-9)但遭受反对的结果,是仇敌要被征服,在你脚前下拜!这显明爱主的,主也爱他,并与他同住。并且主认识谁是属祂的人,在普天下人受试炼的时候,得保守免受试炼。

主看得胜者为宝为尊,不但保守他在神的殿中,而且使用他,作栋梁之材,上面有主的名,是存到永远的。

属主有忠心的人,表现于死守善道,不惜殉身;并表现于尽力行道,诚实爱主。这样的人,在天上的新耶路撒冷永远蒙记念,必得荣耀冠冕。阿们。

作者于中旻博士为文宣士,圣经网aboutBible.net著者。


好评:
以利沙的蒙召
2025-07-16
跟从主的心志
202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