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悔改到荣耀的蒙恩见证
作者:宋 方
2025-10-29  

 

经文:约珥书二23-32;提摩太后书四6-8,16-18;路加福音十八18:9-14;诗篇六十五

引言

从小我生活在一个基督化的家庭里面,儿时的记忆中,常听爸妈唱一首“灵歌”:只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才会有同样的经历;只因为我们都是同路人,才会有同样的追求……”。感谢主,因着上帝的大爱和怜悯,我们一共走在这条属灵的道路上。回想曾经的我们是什么样?或许在我们中间有自以为义的;也有的弟兄姐妹很自卑;有的弟兄姐妹面对环境很勇敢;有的弟兄姐妹本身活着就很艰难……每个人的经历都不相同,但大家都同样蒙了上帝的拯救和怜悯。

今天,我们都蒙了主的大爱,他使我们抬起头来,在环境中有依靠;在患难中有安慰;在软弱中得刚强;在失望中存盼望,而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从我们认罪悔改开始,而最终的道路却是要以荣耀结束,在这段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全程都沐浴在神丰盛的恩典、慈爱和引领之中。藉着以上所读的经文:我们分享《从悔改到荣耀的蒙恩见证》,盼望我们坚定跟随主的脚步,立志心志,为主做美好的见证。

一、谦卑认罪归向神

上周晚上和大家分享了《不一样的旅程》,我们原本活在和世人一样的旅程,或许仍在罪中,不知悔改,又或许陷入自以为义的误区中,但主耶稣的救赎临到我们身上的时候,就走在了一条从犯罪到蒙拯救的旅程;从失去到找回的旅程;从悖逆到蒙恩的旅程。可有时,我们也发现在这条道路上也会迷失自我,常去指责别人的过错,而看不见自己的软弱;常常为自己开脱理由;却眼里容不得别人身上的任何毛病;常常以为自己有信心,标榜自己的属灵、爱主,或在小事上,或一杯凉水、一个让座上不能舍弃自己的利益,这真的是谦卑吗?是我们认罪的生命吗?有时面对教会的制度或组长的劝说,我们不但不从自我身上反思问题,反而去责备他人,若如此,我们岂不是早已陷入了自以为义的陷阱之中了。

圣经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在恩典中陷入自以为义的陷阱,在他们身上能不能找到我们的影子。路18:1—14节记载耶稣关于祷告和谦卑的教导,有“寡妇的比喻(1—8)”和“法利赛人和税吏的比喻(9—14)”,而且在9节特别提到:耶稣向那些仗着自己是义人、藐视别人的设了一个比喻。在这几节经文中,我们学习到什么呢?两个人的对比:法利赛人和税吏。在我们看来,法利赛人比较属灵,而税吏是在犹太人中不讨喜的人物,但真正的生命是如何的?上帝会按照我们个人的喜好、外在的外貌去评判人吗?有时,我们发现神的标准并非是我们的标准:耶和华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

1、错误的比较

11节记载:法利赛人祷告说:“神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也不像这个税吏”。他的祷告带出一个问题:他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用外表的行为掩盖内心的骄傲。是真谦卑吗?还是假谦卑?我们有没有:“主啊,我不像那个人,我属灵、生命好、行为好”。而在神面前,我们并非是与人计较,而是要谦卑自己,对准神的标准。

2、虚假的自信

12节记载:“我一个礼拜禁食两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可见这个法利赛人是有外在的宗教行为,但如果我们也陷在所谓的“好行为”里面,成为了自以为义的资本,就陷入了虚假的自信中,反而成为我们与神之间的隔阂。举例:我信主多少年了?结多少果子了?在神家里侍奉多少年了?所以也就自认为可以不按制度和规章行,有“属灵的资本”。我们有没有虚假的自信,陷入了自以为义的资本中骄傲?如果有,我们就需要在神面前谦卑,因为我们和那个法利赛人一样,成为称为假冒为善的人了。

3、蒙悦纳的祷告

对比之后,和这个法利赛人的地位、受欢迎程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个税吏。13节记载:税吏“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这是圣经中最短的祷告之一,却是最蒙垂听的祷告之一。这里让我们看见税吏认识自己的本相,恳求神的赦免,谦卑认罪:承认我是个罪人,全心倚靠神的怜悯。诗人记载:“忧伤痛苦的心,神必不轻看”(诗五十一17)。只要我们愿意谦卑俯伏在主的面前,必蒙神的怜悯,如马太被呼召:主啊,离开我,我是个罪人一样。

14节记载:“我告诉你们: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为义了。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降为卑或升为高都是被动语态。而人升高或降卑都不是靠自己的能力,而是神的作为、怜悯和赦免,也只有谦卑认罪,才能归向神。我们今天是否也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了法利赛人的陷阱——用事奉的热心、奉献的多少、知识的丰富作为在神面前自夸的资本?自以为义的骄傲?但神仍然看重的是一颗谦卑认罪的心,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归向神。

二、感恩回应颂赞神

当我们归向神时,大家都没有发现变化?感恩上帝对我们的大爱。除了感恩,以前的我们会对上帝有颂赞吗?之前我们生命的中心不在神那里,只是关注我们自己,没有感恩,也不会颂赞,因为我们忘记了天地之中赐予恩典的从来都不是我们,而是上帝。

在珥2:23—32节和诗篇65的经文让我们看到,为什么我们应该以感恩颂赞回应神。当我们谦卑认罪归向神之后,就知道和经历主丰富的恩典。

1、恩典的应许:神主动的赐予

先知约珥2:23—32节向我们展示了神恩典的宏大画卷。

23节记载:秋雨春雨的祝福,神应许“秋雨春雨和先前一样”。上帝是大自然的主人,我们只是管家,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是神所掌管的每一天,我们要认识到恩典的赐予是上帝的赐予。在巴勒斯坦地区,秋雨滋润播种的土地,春雨催熟待收的庄稼。这象征着上帝奇妙的工作,对土地有开始的滋润,也有成熟的浇灌。神的恩典从来不是吝啬的,不管是对大地,还是对我们,都是够用的,丰盛的,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所以,我们应该存感恩的心活在当下。

24节记载:五谷、新酒和油的丰盛,这些是古代社会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也是我们今天生活的需求,神不仅满足我们的灵性需要,也顾念物质需要。他的慈爱不是遥远不可得的;他的应许也不是遥遥无期的;他的恩典乃是全面而具体的,他的拯救更是实实在在的,也是我们在每一天的生活中可以经历到的恩典。

28—29节记载:圣灵的普遍浇灌,“凡有血气的”,不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都要受圣灵。这打破了旧约时代圣灵只临到特定人物的局限,预告了恩典时代的普世性。

32节记载:求告主名的必然得救,这是恩典的应许——不需要我们付什么大的代价或非要达到某种标准,只需要真诚地“求告主名”,而那些求告主名的人才是得救的人。神的恩典不是因为我们配得或应该得到,而是因为他乐意赐予,我们是否常常像等待春雨的土地,敞开自己迎接他的浇灌?

2、恩典的体验:人的感恩回应

如果说约珥书是神恩典的应许,那么诗篇65就是人对上帝恩典的回应。

1节记载:感恩的祭“锡安的人都等候赞美你”。当我们经历神的恩典,自然的反应就是赞美。感恩是一个蒙恩之人从心发出的自然流露。

3节记载:赦罪之恩:“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诗人认识到,最大的恩典不是物质的丰富。今天,我们常常关注的是什么?是祝福?恩典?病得医治?吃饼得饱?可这些关注的点都不是神让我们关注的,最重要的是神自己,并不是神手中的东西。而神赐予我们最大的恩典乃是救恩,就是罪得赦免,也因着救恩,我们才能坦然无惧来到主的面前,为要得怜恤、蒙恩惠、作我们随时的帮助。主耶稣强调“人若赚的全世界,赔上自己的性命,有什么益处呢”?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主的赦罪之恩,而他也乐意赐予我们救赎的恩典,我们当存感恩的心回应。

3、感恩颂赞回应眷顾之恩

9—13节记载:诗人用优美的词汇描绘神如何眷顾大地:“你浇灌地的犁沟,润平犁脊,降甘霖使地软和;其中发长的,蒙你赐福”。神的恩典细致入微,从自然界的运作到人心的感动,都有他恩手的引导,都是神的护理,有学者称这首诗篇是秋收感恩诗歌。神的恩典如甘霖沛降,结出丰润的果实,以美好的装扮自己,欢唱神的恩典。当诗人数算这一切的时候,无不讲颂赞归向神。今天,我们是否也常常数算神的恩典,为他已经赐予的,而不只是为得到的感恩?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在神的恩典中度过。感谢主,走过来才发现,神的恩手一直在引领,我们已经走在这条蒙恩的道路上,神也必让我们得到荣耀。

三、高唱凯歌荣耀神

提后4:6-8,16-18节记载保罗预见到自己的死期,回顾自己所度过的一生,充满了胜利和喜乐的为信仰作见证,这也是保罗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高唱的得胜的凯歌,荣耀归给神,是保罗从生命见证神从开始到末了的信实。这段经文为我们展示了保罗从悔改到荣耀的蒙恩之路的圆满结局。

1、美好的仗打过了,当跑的路跑尽了,所信的道守住了

7节记载不是指保罗从未失败,而是指他为着信仰坚持到底。保罗经历过很多的环境: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BP、患难等等,但保罗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耶稣,凡事都能做,这也是我们一个蒙恩得救人的依靠。无论经历怎样的环境,靠着主的恩典都能胜过;靠着主的能力都能得胜!神的恩典不是让我们免去环境和争战,而是在任何的环境中都能扶持和帮助我们,因他愿意做我们随时的避难所。

当跑的路跑尽了,这是指使徒保罗从大马色路上与主相遇,到罗马监狱中即将殉道,保罗跑完了全程。有一首诗歌中所唱的:“这条路,有的人望了望,有的看了看,有的人走了十分之九”,但只要不是走到终点,都不叫成功。而保罗靠着主的恩典跑尽了全程,神的恩典足够他一生使用。感谢主,使徒保罗的神也是我们的神,相信神的恩典也足够我们一声所用。

所信的道守住了,是指使徒保罗在异端纷扰、BP不断的时代,保罗持守了纯正的信仰。旧约时代,以色列民面临假先知的搅扰;新约时代面临假师傅的迷惑,造成很多信徒的生命受到影响,但保罗面对错误的信仰,勇敢的为主作见证,宣讲纯正的信仰,守住真道。这提醒我们:面对异端邪教的渗透和影响,我们要提高警惕小心,不要受迷惑,要有分辨的心,不要让自己陷入异端邪教中,免的生命受到损失。所以,要持守真道,不畏环境,不向罪恶妥协。

2、持守信仰,做荣耀的见证

16-18节记载保罗第一次被囚在罗马监狱而受到的预备性审问。面对死亡,保罗回想这次事件,即通过回顾神的保护和释放以及福音的扩张,充满确信地见证必经历神永远的保守和天国的荣耀。

保罗经历在最需要人支持的时候,“大家都离弃我”。但保罗相信:“惟有主站在我旁边,加给我力量。。。我也要救他进他的天国”。这是恩典最终的凯歌——不是依靠我们的忠诚,人在最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往往会被抛弃,而唯有依靠神的信实,才经历到主爱的不离不弃。使徒保罗持守信仰,最终为主作荣耀的见证,也必得生命的冠冕。

四、结语

借着以上的分享,给我们勾勒了一幅从悔改到荣耀的蒙恩见证的画面:谦卑认罪归向神,唯有在神面前承认“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的人才能真实经历主的赦免和拯救;也从中认识到恩典的源头乃是神自己,是他愿意拯救,愿意我们来到他的面前,也是借着主耶稣的救恩,我们才能坦然无惧的来到主的面前,也是他乐意赐下秋雨春雨的福分;在这一切美好的经历中,让我们存感恩、怀敬畏,经历恩典,以赞美和感恩回应;最后,高唱凯歌荣耀神,就如保罗高唱荣耀的凯歌,我们也相信满有慈爱的神、信实的神必保守我们到底,直到见他面的那日。

这是一条蒙恩之路,不是依靠我们的好行为和自以为义的资本而铺就的,而是靠着主耶稣的宝血拯救,使我们从悔改到荣耀的美好见证,我们都在其中经历了主恩典的丰富。今天,我们是否陷入自以为义的骄傲中?还是愿意谦卑认罪归向神?是以感恩颂赞回应神?还是把功劳归给自己?是荣耀自己的名?还是高唱凯歌荣耀神呢?求主怜悯我们,无论身处何境遇,主都愿意给我们机会回归,我们也可以来到施恩的主面前,像税吏一样祷告:“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他的恩典必够你用,他的力量必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最终也必使我们用生命见证荣耀神!

2025年10月26日上午崇拜


好评:
献上所有的
2025-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