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创16:9;路15:18
人的错,就在于常常偏离自已所在的位置,因此神一再教导人要回到你当在的位置。我们从五个方面来看《要回到……》。
一、天使对夏甲说——你要回到你主母那里
1.夏甲从撒莱面前逃走:(创世记16:1-6)亚伯兰的妻子撒莱不给他生儿女。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撒莱对亚伯兰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她得孩子。”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于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将使女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亚伯兰在迦南已经住了十年。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她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撒莱对亚伯兰说:“我因你受屈。我将我的使女放在你怀中,她见自己有了孕,就小看我。愿耶和华在你我中间判断。”亚伯兰对撒莱说:“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随意待她。”撒莱苦待她,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了。
亚伯兰的妻子撒莱是个不生育的妇人(11:30),虽然神曾应许赐给亚伯兰后裔(12:7),并指明必须是他本身所生的才算他的后嗣(15:4)。但等了十年,亚伯兰已经八十五岁,撒莱已经七十五岁,仍未看见神的应许成就。主前14-15世纪的努斯文件(Nuzi Texts)证明,当时妻子若不能生育,可以把婢女送给丈夫作妾,并将婢女生育的子女放在自己名下。盼子心切的撒莱建议丈夫亚伯兰纳她的使女夏甲为妾,好从她得孩子。亚伯兰听从了妻子撒莱的话,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她见自己有孕,就小看她的主母。撒莱把使女小看她的事告诉丈夫亚伯兰,亚伯兰说“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随意待她”指夏甲被重新降为使女。按当时的习俗看,撒莱的投诉和亚伯兰的回应都合乎习俗。撒莱苦待夏甲,夏甲就从主母撒莱面前逃走了,她再不要作撒莱的使女。
2.你回到你主母那里:(创世记16:7-14)耶和华的使者在旷野书珥路上的水泉旁遇见她,对她说:“撒莱的使女夏甲,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夏甲说:“我从我的主母撒莱面前逃出来。”耶和华的使者对她说:“你回到你主母那里,服在她手下”;又说:“我必使你的后裔极其繁多,甚至不可胜数”;并说:“你如今怀孕要生一个儿子,可以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 ,因为耶和华听见了你的苦情。他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他必住在众弟兄的东边。”夏甲就称那对她说话的耶和华为“看顾人的 神”。因而说:“在这里我也看见那看顾我的吗?”所以这井名叫庇耳·拉海·莱。这井正在加低斯和巴列中间。
夏甲离开了主母,却不知道往哪里去。“书珥的旷野”靠近埃及东北边界,离希伯仑大约150公里,夏甲此时已经走了好几天路程了。天使向夏甲显现,称呼她“撒莱的使女夏甲,”是提醒她的身份是“撒莱的使女。”指示夏甲“回到你主母那里,服在她手下”,这才是夏甲当做的事,当站的地位。只要夏甲回去服在主母的手下,神必负责看顾她。神应许使夏甲的后裔及其繁多,“以实玛利”字义是“神听见”,是阿拉伯人的祖先(26:12-16)。“他为人必像野驴”指夏甲虽然是没有自由的使女,但以实玛利却将自由不受约束。“他必住在众弟兄的东边”原文是“他必住在众弟兄的对面”,是双关语,既表示住在东边(25:18),又表示将互相结仇。11-12节原文的形式是诗歌。夏甲就称神是看顾人的神。“庇耳·拉海·莱”的字义是“那看顾我的永活者之井”。
3.夏甲生子以实玛利:(创世记16:15-16)后来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夏甲给亚伯兰生以实玛利的时候,亚伯兰年八十六岁。
虽然夏甲并不愿意,但她还是听从神的话回到了主母撒莱那里,服在她的权下,家庭的矛盾解决了。时候到了,夏甲给86岁的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表示承认是他的儿子,并把以实玛利当作继承人(17:18)。“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约3:6),所以以实玛利后来给亚伯兰带来是忧愁(21:11)、是拆毁。以实玛利的后裔也给亚伯拉罕的后裔以色列人带来许多难处(诗83:5-6),至今仍是对亚伯拉罕的肉体和属灵后裔的拆毁。
二、耶和华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
1.兄弟反目成仇:(创世记27:41-45)以扫因他父亲给雅各祝的福,就怨恨雅各,心里说:“为我父亲居丧的日子近了,到那时候,我要杀我的兄弟雅各。”有人把利百加大儿子以扫的话告诉利百加,她就打发人去,叫了她小儿子雅各来,对他说:“你哥哥以扫想要杀你,报仇雪恨。现在,我儿,你要听我的话:起来,逃往哈兰、我哥哥拉班那里去,同他住些日子,直等你哥哥的怒气消了。你哥哥向你消了怒气,忘了你向他所做的事,我便打发人去把你从那里带回来。为什么一日丧你们二人呢?”
雅各在父亲以撒家里的时候,乘哥哥以扫之危骗取了他长子的名分,又与母亲利百加合谋骗取了父亲的祝福(创世记27:1-40),致使兄弟反目成仇,以扫以为为父亲以撒居丧的日子近了,他扬言到那时候,他要杀了兄弟雅各报仇。利百加知道了,就叫来雅各,把以扫的话告诉他,要他去舅舅拉班家躲避以扫。以扫消了怒气后,利百加再打发人把他从那里带来。
2.以撒打发雅各往拉班的家去:(创世记28:1-5)以撒叫了雅各来,给他祝福,并嘱咐他说:“你不要娶迦南的女子为妻。你起身往巴旦·亚兰去,到你外祖彼土利家里,在你母舅拉班的女儿中娶一女为妻。愿全能的 神赐福给你,使你生养众多,成为多族,将应许亚伯拉罕的福赐给你和你的后裔,使你承受你所寄居的地为业,就是 神赐给亚伯拉罕的地。”以撒打发雅各走了,他就往巴旦·亚兰去,到亚兰人彼土利的儿子拉班那里。拉班是雅各、以扫的母舅。
以撒透过这场祝福的闹剧,知道了神的旨意不能拦阻,立即悔改,叫了雅各来,打发他往舅舅拉班那里去,在那里娶妻生子。并给他祝福,使他生养众多,承受所寄居之地为业。以撒打发雅各走了,他就往巴旦·亚兰他舅舅拉班那里去了,这一去就是二十年。
3.耶和华指示雅各要回他祖他父之地.:(创世记31:1-16)雅各听见拉班的儿子们有话说:“雅各把我们父亲所有的都夺了去,并藉着我们父亲的,得了这一切的荣耀 。”雅各见拉班的气色向他不如从前了。耶和华对雅各说:“你要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雅各就打发人,叫拉结和利亚到田野羊群那里来,对她们说:“我看你们父亲的气色向我不如从前了;但我父亲的 神向来与我同在。你们也知道,我尽了我的力量服侍你们的父亲。你们的父亲欺哄我,十次改了我的工价;然而 神不容他害我。他若说:‘有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点;他若说:‘有纹的归你作工价’,羊群所生的都有纹。这样, 神把你们父亲的牲畜夺来赐给我了。羊配合的时候,我梦中举目一看,见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 神的使者在那梦中呼叫我说:‘雅各。’我说:‘我在这里。’他说:‘你举目观看,跳母羊的公羊都是有纹的、有点的、有花斑的;凡拉班向你所做的,我都看见了。我是伯特利的 神;你在那里用油浇过柱子,向我许过愿。现今你起来,离开这地,回你本地去吧!’”拉结和利亚回答雅各说:“在我们父亲的家里还有我们可得的份吗?还有我们的产业吗?我们不是被他当作外人吗?因为他卖了我们,吞了我们的价值。 神从我们父亲所夺出来的一切财物,那就是我们和我们孩子们的。现今凡 神所吩咐你的,你只管去行吧!”
转眼二十年过去了,雅各为得妻服侍了拉班十四年,为得羊群服侍拉班六年。在这二十年间,神赐福给雅各,使他得了二妻二妾,生了十一个儿子,至少一个女儿。神也赐福给雅各,使他“极其发大,得了许多的羊群、仆婢、骆驼和驴(创世记30:43)。”拉班的儿子们开始嫉妒他,说他夺去了他们父亲的所有,也藉着他们的父亲得了这一切的荣耀,拉班的气色向他不如从前了。耶和华神的话临到雅各,要他“回你祖、你父之地,到你亲族那里去,我必与你同在。”雅各叫了两个妻子拉结和利亚,把一切情由都告诉她们,赢得了她们的支持与同意。
4.雅各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创世记31:17-21)雅各起来,使他的儿子和妻子都骑上骆驼,又带着他在巴旦·亚兰所得的一切牲畜和财物,往迦南地、他父亲以撒那里去了。当时拉班剪羊毛去了,拉结偷了他父亲家中的神像。雅各背着亚兰人拉班偷走了,并不告诉他,就带着所有的逃跑。他起身过大河,面向基列山行去。
(创世记33:18)雅各从巴旦·亚兰回来的时候,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在城东支搭帐棚。
此时雅各处在两难的境地,他在舅舅家无法再呆下去,而回到迦南地就要面对仇恨他的哥哥,但神的应许是他回去的动力与保障。雅各就起来,带着他在舅舅拉班家所得的妻子、儿女、一切的牲畜与财物,往迦南地他父亲以撒那里去了。雅各背着拉班偷走了,神照着他的应许与雅各同在,使以扫接纳了雅各,兄弟得以和好。雅各平平安安地到了迦南地的示剑城。
三、耶和华在米甸对摩西说——你要回埃及去
1.摩西作了法老女儿之子:(出埃及记2:1-10)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见他俊美,就藏了他三个月,后来不能再藏,就取了一个蒲草箱,抹上石漆和石油,将孩子放在里头,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孩子的姐姐远远站着,要知道他究竟怎么样。法老的女儿来到河边洗澡,她的使女们在河边行走。她看见箱子在芦荻中,就打发一个婢女拿来。她打开箱子,看见那孩子。孩子哭了,她就可怜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一个孩子。”孩子的姐姐对法老的女儿说:“我去在希伯来妇人中叫一个奶妈来,为你奶这孩子,可以不可以?”法老的女儿说:“可以。”童女就去叫了孩子的母亲来。法老的女儿对她说:“你把这孩子抱去,为我奶他,我必给你工价。”妇人就抱了孩子去奶他。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
摩西出生的时候,正值埃及新王BP以色列人之时:(出埃及记1:22)法老吩咐他的众民说:“以色列人所生的男孩,你们都要丢在河里;一切的女孩,你们要存留她的性命。”保护小摩西的性命就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信心智慧的母亲约基别精心制作了一个蒲草箱,把三个月的小摩西放在里面,把箱子搁在河边的芦荻中。法老的女儿来洗澡,发现了箱子里的小摩西,就收养他作了自已的儿子,而摩西的亲生母亲约基别则作了摩西的奶妈,约基别奶着自已的儿子,还意外地得了一份不菲的工价,感谢神奇妙的作为。孩子断奶后,约基别就把他带到法老女儿那里,他就作了法老女儿的儿子,由奴隶得成为埃及王子,不仅性命得了保障,还受到了当朝世界上最好的教育,学得文武双全,“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徒7:22)。
2.摩西被同族人拒绝:(出埃及记2:11-15)后来,摩西长大,他出去到他弟兄那里,看他们的重担,见一个埃及人打希伯来人的一个弟兄。他左右观看,见没有人,就把埃及人打死了,藏在沙土里。第二天他出去,见有两个希伯来人争斗,就对那欺负人的说:“你为什么打你同族的人呢?”那人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我,像杀那埃及人吗?”摩西便惧怕,说:“这事必是被人知道了。”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
此时摩西已经四十岁了(徒7:23),“出去到他弟兄那里”指来到以色列人中间,表明摩西已经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并且认识了自己“父亲的神”(3:6)。他看到希伯来人被埃及人压迫,觉得自已能,心中就起了拯救弟兄的雄心大志。摩西的策略和道路是:以暴力革命来对付辖制他们的埃及人——把那埃及人打死了;以道理学问来说服同族希伯来人——不该打同族的人;以政治手段来团结弟兄——他想说服弟兄们要团结一致,对付共同的敌人。摩西“以为弟兄必明白神是借他的手搭救他们,他们却不明白”(徒7:25),希伯来人不但没有感谢这位有能力、有地位的王子为他们打抱不平,反而拒绝他作他们的首领和审判官,揭露他打死埃及人的暴行。摩西觉得他打死埃及人的事被人知道了,因此“惧怕”。法老知道后,就为这事“想杀摩西”,表明法老从“这事”上看出了摩西想发动革命的野心。摩西知道了,就躲避法老,逃到米甸地居住,“米甸地”位于埃及东方的旷野,摩西从埃及逃往米甸,是被迫放弃过去的四十年,开始了新的旷野牧羊四十年,直到“摩西为人极其谦和,胜过世上的众人(民数记12:3)。”
3.神呼召摩西:(出埃及记3:1-2,7-10)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摩西八十岁的时候,神的时候到了,摩西带领他岳父的羊群来到了何烈山,神在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这是一个异象。圣经中提到三种“异象”: 一种是肉体感官可以看到或听到的景象(本节;创18:2);二是在梦中或魂游象外的情况下经历的景象(赛6:1;徒10:10;16:9);三是启示在人心中的神的心意(加1:16;箴29:18)。经过四十年平凡的牧羊生活,摩西已经是个地地道道的老牧羊人,年轻时的自恃和雄心壮志早已烟消云散,自已以为不可能有什么作为了。但神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呼叫”他,开始使用他。只有当人觉得自已不能的时候,神才使用人。神向摩西启示了自已的全知与全能,他知道百姓所受的困苦,听见了百姓哀求的声音。神来是要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把他们领到神所应许赐给他们列祖美好的迦南地,“流奶与蜜之地”指适合畜牧和耕种之地。迦南地的南方适合畜牧,北方适合耕种。“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是神任命摩西作为神的使者(代言人)。“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表面是摩西在带领,实际上是神亲自领他们出来(8节),是神借着摩西来带领。
4.神要摩西回到埃及去:(出埃及记4:19-20,27-31)耶和华在米甸对摩西说:“你要回埃及去,因为寻索你命的人都死了。”摩西就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叫他们骑上驴,回埃及地去。摩西手里拿着 神的杖。……耶和华对亚伦说:“你往旷野去迎接摩西。”他就去,在 神的山遇见摩西,和他亲嘴。摩西将耶和华打发他所说的言语和嘱咐他所行的神迹都告诉了亚伦。摩西、亚伦就去招聚以色列的众长老。亚伦将耶和华对摩西所说的一切话述说了一遍,又在百姓眼前行了那些神迹,百姓就信了。以色列人听见耶和华眷顾他们,鉴察他们的困苦,就低头下拜。
摩西回埃及有两大顾虑:一是摩西此时心里可能还在担心法老的追杀,所以神特意告诉他“寻索你命的人都死了”。二是被同族的人拒绝,四十年前,摩西曾遭遇同族人的拒绝,因此神告诉摩西“他们(以色列的长老)必听你的话。你和以色列的长老要去见埃及王,对他说:‘耶和华-希伯来人的 神遇见了我们,现在求你容我们往旷野去,走三天的路程,为要祭祀耶和华-我们的 神(出埃及记3:18)。’”同时,神也预备了摩西的哥哥、能言善辩的亚伦帮助他,有了神的保证,摩西就带上妻子和儿子踏上了回埃及的路程,开始了他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宏伟工程。
四、拿俄米要回犹大地去
1.以利米勒一家来到摩押地:(路得记1:1-2)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的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
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这是神对犯罪以色列人的管教。面对饥荒,显出人不同的生命光景,就在其他犹大人都留下认罪悔改,等候神赐福的时候, 犹大的伯利恒的以利米勒一家四口却离开了伯利恒,前往摩押地寄居。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
2.拿俄米丧父失子:(路得记1:3-5)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
然而,好景不长,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就客死异乡,剩下了拿俄米和两个儿子。在管教面前,拿俄米并没有想到归回,而是为两个儿子娶了两个摩押女子为妻,他们要继续住在摩押地,把这里当成了家,他们在那里约住了十年,拿俄米的两个儿子玛伦和基连二人也先后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彻底的绝望了。
3.拿俄米和两个儿妇要回犹大地去:(路得记1:6-7)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
摩押地留给拿俄米的,只有痛苦的回忆,在这种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拿俄米“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得到了这一好信息的拿俄米决定从摩押地归回犹大的伯利恒,于是她和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在拿俄米的一再劝说下,体贴肉体的儿妇俄珥巴离开了她,重新回到摩押地去了。但路得定意跟随一无所有的婆婆拿俄米,她们婆媳同心同行,来到了神的家——犹大的伯利恒,她们投靠在神翅膀荫下,就满得神的赐福(路得记4章)。
五、浪子要回到父亲的家
1.浪子的坠落与贫穷:(路加福音15:11-16)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在这个故事里,父亲代表父神,祂是“众人的父”(弗4:6);小儿子代表罪人,他放弃了儿子的地位,是离家出走的浪子;大儿子代表法利赛人和文士,他轻看了儿子的地位,是迷失在家里的浪子。“家业”原文与“资财”是同一个词。按照犹太人的规矩,长子可得两份家业(申21:17),小儿子“应得的家业”是三分之一,父亲可以在生前提前作出安排(参创25:5-6)。但是,向父亲要求提前分家业,等于是咒诅父亲早死,是忤逆的行为。这位父亲竟然同意了小儿子的要求,正如神竟然容许人在巴别塔悖逆祂(创11:4)。儿子得了家业后,就迫不急待地离开了父家,往远方去了,沦为浪子,离开父家的浪子在外面过着他理想的生活“任意放荡,浪费资财。”然而,好景不长,坐吃山空,当他耗尽一切所有时,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浪子想到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从前酒肉朋友,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按照律法,“猪”是不洁净的家畜(利11:7),既不能食用也不能献祭,通常犹太人不养猪,这个养猪的是个外邦人。“放猪”代表最低贱的工作,不仅累且肮脏,所以有拉比说:“愿咒诅归与那放猪之人”。看似那人给了他一份工作,但实际上是对他的一种羞辱。尽管如此,浪子却换不来基本的温饱。“猪所吃的豆荚”指地中海沿岸常见的长角豆(Carob),被用作牲畜的饲料和贫民的粮食。由于长角豆的重量基本上是200毫克左右,历史上被用来作为测定贵重细小物质的砝码,后来成为宝石的重量单位“克拉”(Carat)。浪子即使“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再这样下去,他只有饿死的份了。
2.浪子要回到父亲的家:(路加福音15:17-19)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人的尽头,神的开头,当小儿子陷入绝境以后,才“醒悟过来”,他想到了父家生活的丰富与美好:有许多雇工,口粮有余。因此决定离开罪恶之地,污秽的生活,回到父亲的家,向父亲认罪悔改,甘愿作父亲的一个雇工。“得罪了天”也就是得罪了神。我们在得罪人之前,总是先得罪神。小儿子一旦“醒悟过来”,就知道自己最大的愚昧不是“浪费资财”,而是离开了丰富的父亲,所以回家才是唯一的正确出路,因此浪子做出我要回到父亲的家的决定。他承认自己得罪了神、得罪了父亲,也承认自己不配作父亲的儿子,只求父亲把他当作雇工、混口饭吃。
3.父亲的接纳与恢复:(路加福音15:20-24)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什么样的思想就决定什么样的行为,当浪子醒悟过来后,他就决定回到父亲的家,起来离开那地,往他父亲那里去。自从浪子离开父亲,浪子可以忘记父亲,在外面过着自已以为快乐的生活,父亲却一刻也没有忘记过自己还有个小儿子,父亲昼思夜想,盼望浪子早日归家。这一天,倚门遥望的父亲终于看见了儿子,不顾自己年老体迈,跑起来有失老人的尊严,他迫不及待地跑去,父亲的眼、心、脚、手和口全部都动了,这个画面生动地描绘出了父神的喜乐。这位老父亲完全不顾洁净的规矩,就与满身污秽的儿子连连亲嘴,无条件地接纳了这个儿子,恢复了他儿子的地位:“上好的袍子”代表儿子的荣耀;“戒指”代表儿子的权柄;“鞋”代表儿子的自由,因为当时只有奴隶才光脚走路。“那肥牛犊”是专门养在圈中,为重大喜庆的筵席预备的。现在就“牵来宰了”表明浪子回头就是父亲最喜乐的一刻。亚当的后裔失落了神儿子的地位(3:38),而浪子回头是父神最大的喜乐。主耶稣刻意再次提到筵席(13:29;14:15-24),提醒听众悔改回转、有份于神国的筵席。因为他的“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
结语:撒莱把使女夏甲给了丈夫亚伯兰作妾是对她的抬举,然而,夏甲怀孕后开始小看主母,亚伯兰重新把夏甲降到使女的位分,撒莱苦待夏甲,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天使却指示夏甲要回到主母撒莱那里。夏甲回去后,听从主母撒莱,神也为她负责。雅各在舅舅拉班家呆了二十年之久,神的时候到了,就要他回到父亲的家。摩西因着被同族人拒绝,被法老追杀逃到了米甸为岳父牧羊四十年,在他八十岁的时候,神呼召他,要他回到埃及去,完成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大业。拿俄米离开了神的赐福之地犹大的伯利恒,来到咒诅之地摩押,结果失去了丈夫与两个儿子,在苦难面前,拿俄米归回到伯利恒,就蒙了神的赐福。浪子离开了父家,在外面过穷苦潦倒的生活,他开始回想父家的美好,决定回到父亲的神,父亲就无条件接纳了这个儿子,恢复了他儿子的身份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