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无疑问,基督论是每个基督徒信仰里最核心的内容。丁光训主教汲取前人的哲学启迪(比如德日进、怀特海等),提出“宇宙的基督”之基督论,认为基督的主宰、关怀和爱护普及整个宇宙,基督普及到整个宇宙的主宰以爱为其本质。基督关心宗教、灵性、教会、信徒等方面的事,但是基督的关怀绝不局限于如此狭小的范围之内,他也关心还没有来跟从他的人。他用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基督过去、现在都参与了并正在参与一切的创造。在圣经里有很多经文可以支持“宇宙的基督”之基督论,此基督论使我们深信“耶和华善待万民,他的慈悲覆庇他一切所造的”,此基督论极大地解放了信徒的胸襟,使我们可以正确看待世上的一切真善美,欣赏祖国同胞的积极奋斗。其解放性、真理性是毋庸置疑的。
由于时代处境的迫切需要,丁光训主教强调的“宇宙的基督论”更多地侧重于谈论上帝胸怀涵盖一切的宽广,侧重于谈论教会外面的真善美也在上帝的关爱之下,实际上这是侧重于汉语词汇“宇宙”的“宇”字。如果我们也同时强调一下“宇宙”一词的“宙”字表示的时间维度,那么耶稣作为亘古无所不在的圣子在我们的文化视野里就是相当丰满了。然而,在严谨的神学思维层面,无论亘古的时间还是宽广的空间,都仍然存在一个如何妥当地处理真理大道在宇宙的纵横存在与耶稣生平的连接关系问题。当我们把“宇宙的基督”这个基督论介绍给广大信徒听的时候,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有信徒提出这么一个尖锐的疑问:“既然在人类良知和其他宗教或哲学文化中也可以看见上帝,既然上帝也爱教会外的人,那么我们为什么非得信耶稣不可呢?”客观地、理性地说,这个问题不容回避,中国的神学工作者必须回答。
当我们直面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应当反问自己:当初自己为什么来到了耶稣的面前,以耶稣为主而不是以其他宗教人物为主呢?相对于从社会哲学理论寻找答案而言,我们还是愿意首先从自己的心灵体验和圣经话语里寻求答案。翻开圣经,耶稣基督亲口表达的基督论给我们极大的启迪。当罗马巡抚彼拉多问“真理是什么”的时候,基督亲口回答:“我……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约翰福音》的作者还说:“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这个由基督亲口启示的“强调基督是一个对神圣真理的神圣见证者”的基督论视角,意义丰富而宝贵。第一,它提供了由耶稣“生—死—复活”之生命过程构成的基督信仰的独特性和必要性。道理的关键在这里:既然罪是对于主宰生命之上帝的过犯,上帝说他“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那么就只有与上帝完全同在之神圣者才配说赦罪。既然神说“我口所出的话也必如此,决不徒然返回”,罪的代价就是死,那么涂抹一切忏悔之人的罪过的凭据就必须是与上帝完全同在之神圣者的宝血。因为一般人若直接因罪永死就谈不上救赎,而用牛羊献祭则仅仅能够对付自己在有限时空里的罪,不能够永恒地救自己和全人类。这样,这些最基本的逻辑要求在世界历史上只能够指向与主宰生命的圣父同在的圣子的道成肉身、流血牺牲、死而复活。当耶稣死而复活、自证神性以后,信徒才可以得安慰,深信他所彰显的一系列神圣真理。连康有为都感觉基督信仰的独特之处是“直接”的“深切著明”。这个“直接”的“深切著明”源于何处呢?难道不正是由于耶稣一生的活生生的表白吗?
第二,这个“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视角,可以统合创造论与救赎论。“真理见证论”显然接纳基督教神学里的创造论思路,但也不排斥基督教传统救赎论,也不排斥其他宗教和哲学体系里的真理成分,而是把救赎论包含在内,但又可以容纳广泛的文化形态,它认为上帝的创造过程也是一个救赎过程,是一个圣父圣子一起“作事直到如今”的过程,耶稣生平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最明亮的“全息元”,人们通过耶稣生平可以见微知著而看见历史时空里的真理究竟是如何运行的。所以人们也可以在“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基础上建构有中国哲学特色的“全息神学”。
第三,这个“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视角,也可以平衡普通启示和特殊启示的关系。既然相信圣父圣子一起“作事直到如今”,并不受限于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时间点,那么在基督道成肉身之前和福音尚未传到的地区,普通启示的真理也在运行,上帝不在场的任何时间空间都是不可想象的。那么,我们就会真诚地重视普通启示的价值,并且乐意用特殊启示来寻找普通启示,用特殊启示来见证普通启示,用普通启示来印证特殊启示,而不是肯定一个否定另一个、重视一个轻视另一个。
第四,这个“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视角可以落实“耶稣信仰不应废弃而应成全中华文化”之理论思路。因为这个基督论视野是兼容论视野而不是排他论视野。“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类似的,如果拒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普通启示真理,则又如何能够赞同耶稣“登山宝训”里的特殊启示教导呢?
第五,这个“真理见证论”的基督论视角,可以成全而非替代“宇宙的基督”之基督论。这就回应了前文广大信徒对“宇宙的基督”之基督论的疑问,因为我们看见,不信耶稣就不明白真神上帝是如何善待万民的,不信耶稣就不明白真神上帝是多么爱万民、多么期望万民悔改。“见证真理的基督”所见证之真理无非就是“宇宙的基督”之真理。“宇宙的基督”和“见证真理的基督”这两个视野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既欣赏一切真善美包括教会外面的真善美,又备感道成肉身的耶稣生平之宝贵和不可替代。因为“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的基督不仅明确地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还肯定地说他在人类中间的确“行过别人未曾行的事”,“他是万人的救主,更是信徒的救主”。
(作者系金陵协和神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