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箴三十7—9;太六31—34
引言
“读经”和“祷告”被比喻成基督徒的两个翅膀。这两翅膀要保持平衡,无论哪一个翅膀出现问题,我们都不能自由地飞翔。
一、祷告的局限与误区
祷告不单单是指祈求,它包括认罪、祈求、感恩、赞美和默想五个方面。祈求仅仅是祷告中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往往只注重祈求而忽略了其他四个方面,使祷告产生了局限与误区。
1、无事不登三宝殿式的祷告
无事不登三宝殿式的祷告是指没事不祷告,有事就马上到神面前祈求。这种祷告往往是临时性的。
2、心里满足式的祷告
心里满足式的祷告没有实际内容,像列菜单一样,求神一一满足自己的要求。
3、强迫式的祷告
强迫式的祷告是指祷告时神没有成就,就说一些狠话试探神,有时甚至会说,“不给我成就,我就不信了。”
二、祷告的“度”
“我求你两件事,在我未死之先,不要不赐给我:求你使虚假和谎言远离我;使我也不贫穷也不富足,赐给我需用的饮食。”(箴三十7—8)这是一个智慧的祷告。第一,虚假和谎言会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破裂,祈求虚假和谎言远离自己,就可以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神之间美好的关系。第二,贫穷的窘迫和大富大贵的安逸都可能使我们远离神,祈求神赐给每天所需用的饮食,使自己不贫穷也不富足,在平稳的环境中坚定地跟随主。这种智慧的祷告是基督徒应有的祷告。
有时候,我们的祷告神没有给我们成就,或者神给我们的不是我们祈求要得到的,我们都不可埋怨。因为神最知道我们的需要,他给我们的都是我们最需要的、对我们最好的。
三、祷告的“先”
祷告的“先”要求我们把眼睛定睛在神的身上。神创造世界万有,一切都在他的手中,他想赐给谁就赐给谁。“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伯一21)所罗门很有智慧,他祈求神赐给他智慧,神喜悦他的祷告,结果不仅赐给他智慧,也把其他的一切赐给了他。
祷告的“先”,告诉我们祷告是有次序的,我们不能本末倒置。“耶稣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六33)如果我们祷告没有先求神的国和神的的义,只是看重自己的私利,那我们祈求的神就不会成就。“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雅四3)我们祷告要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祈求与神国有份,神才会按着我们的需要给我们成就我们的祷告。
祷告的“先”还包括放下忧虑。人一生会有很多的忧虑,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忧虑,怎样面对这些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呢?有人说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来到,我们所拥有的只有今天。“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六34)我们应当放下各样的重担来到神面前,让神在我们的生命中居首位,寻求神的旨意,让他的旨意充满我们的思想和我们的心。“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注:或作“你要切切保守你心”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3)凡事顺服神,以神为榜样。
结语
惟愿求神帮助我们不仅在读经上不断进深,在祷告上也要有智慧,使自己的祷告合乎神的旨意,蒙神的悦纳、应允和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