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中的怜悯
作者:郑君慧
2025-10-09  

 

经文:诗篇八十六

引言

诗86篇是大卫的祈祷诗,他受到仇敌的攻击向神倾诉苦难,想到神的慈爱与诚实,祈求神帮助。神怜悯的本性成了大卫祷告的力量。这也是求主垂听我们的祷告,诗人为我们讲述了神会垂听我们祷告的原因。第5节:“主啊,你本为良善,乐意饶恕人,有丰盛的慈爱,赐给凡求告你的人”。15节:“主啊,你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我们要向神祈求什么呢?不只是日用的饮食、平安稳妥的生活,更是11节所求的:“耶和华啊,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求你使我专心敬畏你的名”。藉着经文和大家分享《祷告中的怜悯》。

一、向神恳求诉苦

(一)述说自己的情况

1—4节的记载如同我们祷告应该像大卫一样把情况说出来,看到自己是何等的无助。

1、“困苦穷乏”

大卫是耶和华所膏的以色列的君王,虽蒙神所膏,但在神面前哀求的时候,看自己如同一个流浪的乞丐一样困苦穷乏。他手下有很多将士,物质也富足,但来到神的面前,这些条件都像乞丐所穿的破衣烂衫不值一提。所以,他根本不把这些当作依靠。现今很多基督徒也看不到自己的“困苦穷乏”,有人只是嘴上说“我灵里面很缺乏”,却从来不来到神面前祈求神补足自己的缺乏;有的人觉得自己很亏欠神,却从不补足亏欠,觉得自己的光景还不错,不是“困苦穷乏”。甚至更有甚者觉得现在的光景很好,虽说没有完全融入在主里面,人生在世得为自己打算,我就这样跟着主就行。太5:6记载:耶稣告诉我们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人的“困苦穷乏”,正是求神看顾、鉴察和应允的理由。正是因为我们一无所有,什么都不行,神才帮助我们;如果我们什么都行,什么都不依靠神,不将神视为我们唯一的帮助,神怎能更好的帮助我们呢?就像有些人福音临到他,他拒绝了,又如何能够拥有呢?包括祷告也是如此,许多人的祷告都是不疼不痒的,常常都是因为自己并不觉得“困苦穷乏”,反而以为“一样都不缺”。启3:17记载“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诗人大卫在肉身很富足,却仍旧在神面前看自己是“困苦穷乏”的,他像一个一无所有、贫穷至极的人一样恳求神垂听他的祷告。

2、“我是虔诚人”

大卫说“我是虔诚人”,这并非大卫自表圣洁,乃是说自己是一个死心塌地的跟从主的人,是发自诚意的表达出愿意顺服的心态。“虔诚人”是信守圣约,单单以神为神的人。“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道上都没有定见”(雅一8),只有单单倚靠神的人,才能凭着信心仰望神的拯救。

3、“你的仆人”

大卫述说自己与主的关系,先是说到“我的神”。神说他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显明神曾与他们立约,并成为他们依靠的元首。现在大卫直接说,神是他的神,显明他不但靠赖神,更声称自己不过是神面前的一个仆人。而如今仆人遭难,只好向主人寻求帮助,就像是家里的仆人在外面被人欺负了,只好向家中的主人诉苦求救。

4、“终日求告你”、“我的心仰望你”

大卫虽然没有具体说出苦难,却向神说,为了这些,我终日在心里向神哀求。在经文中写到“主啊,求你怜悯我,因我终日求告你”。“怜悯”原文是“恩待、怜悯”,既然神本来就是“有怜悯有恩典的神”(出三十四6),为什么诗人还需要“终日求告”神呢?因为神所应许的“恩待、怜悯”,并不是为了让人放弃祷告或懒于祷告,并不是让人觉得不必再情词迫切地直接求告神,反而是给了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的根据。神要我们不住地祷告(帖前五15),但并不是让我们注意环境,而是让我们单单仰望神,与神亲密的交通,除去里面阻挡恩典的障碍,直到神所定意施恩的时候到来。神是监察人心的神,怎么可能会因着人的苦难难以描述而轻忽人的哀求呢?所以,这里显出了大卫祷告的迫切之心。保罗说,祷告要恒切;主耶稣教导人祷告也要如同穷寡妇祈求不义的官一样恒切仰望神。大卫正是如此地向神祷告,他虽用简单的两个词,“终日”与“心”,就足以表达他祷告恒切、忍耐又热切,而不像我们有时连祷告的内容都忘记,甚至祷告的时候就昏昏欲睡,我们是何等亏欠与缺乏祷告的诚意!

合神心意的祷告不只是求神改变环境,而是求神让我们在难处中也能“心里欢喜”。“因信将诸般的喜乐、平安充满你们的心”(罗十五13),也能把人的生命“安置在高处”(诗五十九1),脱离环境、难处的搅扰;即使“落在百般试炼中”,也会“以为大喜乐”。正如主耶稣“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就轻看羞辱,忍受了S字J的苦难,便坐在神宝座的右边”。

(二)、仰望神的主权

虽说大卫一直述说自己的情况,但他全心相信虽然敌人势力庞大,自己势单力薄。但他不凭眼见,即或在这样的环境中,仍深信生命的存留在神手中。因为“他用全能的命令托住万有”。既然气息尚存,那就继续祷告,虽然凭外在条件来看,如同林后1:8-9“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在我们向神哭诉之间,转念想到神对他儿女所怀的性情,信心就有了力量。

二、思念神的慈爱

(一)、良善与饶恕

5节记载:神是良善的,也是圣洁的。罪人又如何亲近圣洁的神呢?光与暗不能同住,但神对所拣选的人却有一个宽大饶恕的心,显示出神的慈爱之心。如果神没有这样的饶恕,罪人怎么可能到他的面前呢,神的饶恕之心吸引那些愿意求告他的人,好使人能无所顾虑的到他面前来。

大卫此时在这大困难之中,向神呼求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自己的罪,但同时又思念神的饶恕。这里暗示大卫的心里已经认罪,且得了神的饶恕。神所打开的这赦罪饶恕的门,正是给求告他的人最大的指望。那些痛苦无助的人想到自己的罪,但同时又坚信神的赦罪之恩时,祷告的力量也会顿时增加很多。

(二)、慈爱赐给凡求告你的人

人往往在需要时无人帮助的时候,才肯来到神的面前。大卫深知神不但乐意饶恕人的过犯,而且极其愿意凭他的慈爱帮助求告他的人。“有丰盛的慈爱,”说明神的慈爱足以使人得满足。

困苦窘迫的大卫在此时想到,神要用无限的爱对待求告他的人,心里所得的安慰是无法言喻的。他经历伤害,受欺压与嫉妒,身体心灵布满伤痕。但此时思念到神不但不加害人,反而饶恕人,并且乐意凭神的慈爱将如此厚恩赐给那些急需帮助的人,心中顿时生出喜乐。大卫深深的相信,他痛苦的哀求主已经听见,因此,大卫的祷告非但没有到此停止,反而增加了他祷告的力量。我们之所以能求告神,不是因为我们配得,也不是因为我们有好行为,而是根据神良善的本性和守约的信实。因为神乐意饶恕人,所以设立耶稣作挽回祭,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显明神的义;因为祂用忍耐的心宽容人先时所犯的罪(罗三25)。

三、满有把握的祷告

(一)、满有信心的祷告

6-7节的经文好像与上面的祷告重复,但却比刚开始的时侯充满了信心。大卫从信心而来的祷告代替了他因着苦难而来的哀求。“求你留心听”与“求你侧耳应允”,这两个虽然意义相同,但在心态上却不相同。“求你侧耳”是在苦难中的哀声,非常迫切。“求你留心听”是大卫经过对神慈悲怜悯的深度思考后,向神发出的祷告,是更有力量的。这力量乃是来自对于神“愿赐慈爱给凡求告你的人”的信心。

人紧急地呼求是来自于患难,信心的呼求则是来自于神的应许与慈爱。祷告的言语虽很相近,但人里面的心情、情绪与信心却是相差很大的。如果我们也盼望神留心听我们的祷告,也当知道神在留心鉴察我们的心思言行,因此,我们“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诗二11)。

(二)、满得安慰的祷告

“必应允我”是大卫身陷患难中,却通过对神慈爱、怜悯的确信,使他充满信心。虽然正在祷告之中,环境没有丝毫改变,患难也没有减少,但大卫的心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卫原先的祷告是:“求你应允”,现在则是“你必应允”。一字之差显出大卫因应许所得的安慰是何等的大!来11:1记载“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是未见之事的确据”。这样的安慰是除了圣灵以外所不能赐下的,这是神所给予的安慰。如果我们在患难之日求告神,神必应允我们,这是我们警醒祷告的根据。因为神的旨意是:“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荣耀我”(诗五十15)。因此,如果我们凭着信心求告神,所经历的患难都能彰显神的荣耀。

四、赞美中寻求真理

(一)、哀求变为赞美

8—10节记载:虽然祷告的事情尚未成就,但大卫似乎看到了神大能的手即将要显出来的奇迹,使他的事情发生奇妙的变化,如同在远处望见神施恩的手,在那里一幕幕的展现。大卫不禁赞叹“主啊,诸神之中没有可比你的”,除了耶和华,谁能行如此奇妙的事呢?神是无可比拟的神。这将来要临到的恩典,要如何脱离仇敌的苦害,又如何得到主的抬举和高升,大卫用信心的眼睛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这绝对不是大卫的猜想,乃是他根据神的应许与怜悯,神必如此施恩成就他所祈求的事。事情虽未成就,但大卫的战歌已从口中发出,为那将要临到的恩典而赞美,并让身边的人和他一同地赞美神。

大卫也鼓励后人颂赞神,他因着信看到神的大能而赞美,并且巴不得普天之下的人都赞美神大能的作为。神造人的目的,就是要我们成为承受祂基业的儿子,作为管理他创造的仆人,好彰显神的荣耀。正如赛43:7宣告的“凡称为我名下的人,是我为自己的荣耀创造的,是我所做成,所造作的”。诗人大卫如此赞美歌颂神,并不是要让大家为自己得以脱离苦难而庆幸,乃是想通过神在我们身上,即将显出的大能而认识神的奇妙,使别人看到神的荣耀。所以大卫并不是想让人为了自己的荣耀高升而庆贺,乃是想让人来敬拜那无可比拟的神。他不但不想从中获取那少许人的恭喜,而是但愿自己成为带头敬拜那万王之王的人。神是行大事不可测度,行奇事不可胜数的神,我们都当向神一同献上忠诚的敬拜。

(二)、从求恩到报恩

11—13节记载:因着在信心中看到神奇妙的作为,大卫不仅发出感恩,并且想如何才能报答神的慈爱呢?只有一个办法,就是遵行神的话语而生活。所以,大卫向神发声呼求:“求你将你的道指教我,我要照你的真理行……专心敬畏你的名……荣耀你的名”。大卫面对神的慈爱,感激之心油然而生,此时越发觉得对神的认识真是太过肤浅,他心中的重担被神的大能都冲散了,从而他的心里向神发起热心,盼望能够明白神的心意。“将你的道指教我,”就是好能将真理非常恰当地运用在生活当中。我们也如同大卫一样,越是看到神的能力就会越谦卑,不单是觉得对神真理的认识太过肤浅,并且还会感受到在实行真理的时候缺乏力量,遵守神的话语会觉得有心无力。如保罗所说:“我想行的善,却行不出来”,从而神让我们看到很多的亏欠。因此,大卫迫切呼吁,求你使我专心。如果没有圣灵的帮助,我们很难得到主的喜悦。人不可能凭着自己找到真理的道路,也不可能照着真理行;所以需要真理的启示,还需要专心敬畏神的名。这也是为何大卫更加呼求神赐给他遵守真理的力量。

大卫从呼求神救自己脱离患难,到呼求神救自己脱离不敬虔的心,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可以靠着自己的能力所能够达成的。这个过程是一个由苦难转向神的怜悯,由神的慈爱产生感恩敬拜,最后祈求遵行真理,讨主喜悦的过程。不但如此,大卫更是想到灵魂之所以不至灭亡,全是神的大爱和怜悯所至。大卫的赞美词到此就结束了,但却让读这首诗的人有种余音未散的感觉,仿佛大卫的赞美之声仍旧持续回荡着。

五、再次回到现实生活中

(一)、仇敌攻击

14节记载:仇敌心存骄傲,他们的势力既强大又蛮横无礼、狂妄自大。大卫向神说道,他们之所以横行霸道,是因为并没有把大卫所信靠的神放在眼中。他们虽然表面承认神,却把神当作无用的神。“骄傲的人”不把神放在眼中,彼前5:5记载“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他们不但是大卫的仇敌,也是神的仇敌。

外邦人BP基督徒也是因为他们心里看不起我们所信的神。他们BP杀害基督徒就是在挑战神!仿佛他们在叫嚣着“我就是在BP这些信你的人,你能把我怎么样呢”?大卫在这里控诉了恶人犯罪的根本,就是心中不怕神、眼中没有神。虽然恶人眼中没有神、心中不怕神,任意勒取神儿女的性命。但作为神的儿女,我们要像大卫一样从心里对神有清楚的认识,不可因着敌人对我们的的任意欺压而动摇对神的认识,要坚定在神的真理里。

这首诗的最后大卫提出他所面临的难处;直到最后,也没有提到神是否除去环境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影响大卫对神的敬拜和赞美,反而越祷告,与神越亲密。神把这首诗篇摆在圣经里面,让我们在感觉祷告不蒙垂听的时候,得蒙光照、反省与神的关系,把祷告变成与神之间的密室交通,而不是一份购物清单。这样我们的信心才能成长,使我们“不是顾念所见的,乃是顾念所不见的”(林后四18)。

(二)、坚信神的恩慈

1、神的恩典与怜悯

15节记载:外界的环境再恶劣,也无法改变神的性情,只有在神里面坚定的信心,才能不被环境所动摇。正是因着外在的艰难,把大卫推向了神怜悯的怀抱中。大卫深信神的恩典,总能大过敌人的凶残。敌人凭着他们的骄傲攻击大卫,大卫则是靠神的恩典胜过仇敌,不以恶报恶,而是靠神的能力得胜。

2、不轻易发怒,有慈爱和诚实

大卫在诗中写到,神不轻易发怒,并不是说神不发怒,而是说神对他的儿女有怜悯的意思,并且在这里也强调了神的诚实。这也是神在西奈山向摩西自我启示的性情(出三十四6)。既然神应许大卫必作王,他的宝座必永久,神是信实的,这应许必然会实现;大卫把神的怜悯与诚实,在他的具体实际生活中运用的非常好,所以在面临仇敌攻击的时候,这就是为何他的心里得安慰。神荣耀的性情和守约的信实,也是我们向祂祈求的依据。

3、求神使仇敌羞愧

16—17节记载:我们在面临仇敌时最需要的就是神的脸光。大卫把自己比作神的婴孩,当神转脸看到自己的婴孩受欺压时候,必忽然攻击敌人。大卫还求神赐给力量,要借神的大能使仇敌羞愧。他不单知道是神的手在自己身上显出大能,更求神在帮助自己的时候使仇敌也看到神的大能。

基督徒并不是一帆风顺、梦想成真才能见证神,我们在难处中所经历神的帮助和安慰,使我们心里欢喜,更能叫抵挡神的仇敌看见便羞愧。即使他们不归向耶和华,但也不得不承认,耶和华在帮助他的儿女。就如哈曼的妻子细利斯对哈曼所说的话:“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斯六13)。

大卫求神帮助自己脱离仇敌,并非达到他的目的,心中却想借着自己蒙拯救,好使神的名大得荣耀。现今不少人把神当作排忧解难的工具,然而大卫却把自己连同所遭遇的艰难,以及得以胜过敌人,等等这一切都当作让神得荣耀的工具。


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