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创4:11;启12:13-16
经上几次记载了“天开了”:耶稣受洗时,天开了:(马太福音3:16-17)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他就看见 神的灵仿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司提反殉道前看见天开了:(使徒行传7:55-56)但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 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 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 神的右边。”
彼得看见开天了:(使徒行传10:9-12)第二天,他们行路将近那城。彼得约在午正,上房顶去祷告,觉得饿了,想要吃。那家的人正预备饭的时候,彼得魂游象外,看见天开了,有一物降下,好像一块大布,系着四角,缒在地上,里面有地上各样四足的走兽和昆虫,并天上的飞鸟……
使徒约翰看见天开了(启示录19:11)我观看,见天开了。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审判,争战,都按着公义。
经上也三次记载地开口的事,我们从三个方面来看《地三次开口》。
一、地开口从该隐手里接受了兄弟亚伯的血
1.该隐的出生:(创世纪4:1)有一日,那人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就是“得”的意思),便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有一日”,在神创世纪造的时候,不断地提到:“有晚上,有早晨,是第X日(创世纪1:5,8,13,19,23,31)。”神在这六日时间里,创造了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在时空之外的神为人创造了时空,让人去使用、占用,这一日,亚当与夏娃要做一件事。“同房”原文又被译为“知道”(创世纪世记3:5)、“认识”(创世纪世记29:5),在希伯来文化中,“同房”是两性之间最深刻的“知道、认识”。当亚当与妻子夏娃同房时,神使夏娃怀了孕,她生下了一个儿子,她就给他起名叫该隐,“该隐”字义是“拥有”,原文与“得了”发音相近。旧约中很少称呼婴儿为“男子,”夏娃如此称呼该隐,可能因为该隐是夏娃的第一个儿子,所以她以为该隐就是神所应许的“女人的后裔”(创世纪3:15),没想到该隐却让她失去了一个儿子。
2.该隐的兄弟亚伯:(创世纪4:2)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
该隐如他的名字,他得了许多:得到了父母的宠爱,得到了土地以及众多的土产,妻子与儿女,城市与产业……却在神那里一无所是。当夏娃再次怀孕生子时,他们却给他起名叫亚伯,“亚伯”字义是“呼吸”,又被译为“虚空”(伯7:16;传1:2),可能表明夏娃明白到咒诅的结果就是“虚空”(罗8:20)。
从事何种职业有时是神给人安排的,如神安排亚当从事种植业(创世纪世记2:17-19),有时是人自已选择的,如人类的第二代亚伯选择了牧羊,“牧羊”是实践管理动物的工作(创世纪1:28),羊可以提供羊毛、羊奶、羊皮和献祭之用,可见亚伯明白神的心意:按着律法,凡物差不多都是用血洁净的;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了(希伯来书9:22)。当时人类还是素食的(创世纪1:29),因此亚伯牧羊不是为了吃肉。到大洪水以后,神才正式允许人吃肉(创世纪9:3)。该隐选择了子承父业——“种地”,与亚当的职业一样(创世纪3:23)。该隐和亚伯作为人类的第一对兄弟,理当彼此相爱。
3.兄弟献祭:(创世纪4:3-4a)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
又“有一日”到来时,该隐和他的兄弟亚伯一同给神献祭,表示对神的敬拜与感谢。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他劳动所得,却非初熟,也非最好,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却将他羊群中头生的(羊群中最好的),羊的脂油(羊身上最好的)献上。亚伯献给神的是最好的,可见他对神有一颗敬畏的心。
4.该隐大大发怒:(创世纪4:4b-5)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
虽然两兄弟都给神献祭,但存心不同,祭物不同,神喜悦的程度也不同。“亚伯和他的供物”是不能分开的,神先看中人再看中供物,神“看中了”亚伯这个人,所以也看中了“他的供物”。“亚伯因着信,献祭与神”,所以“比该隐所献的更美”(来11:4)。神所看重的是献祭所表明的信心,而不是祭物本身。“头生的和羊的脂油”也可以译为“头一胎最好的小羊”。神悦纳祭物的形式,可能是有火从天而降烧掉祭物(创15:17;利9:24;士6:21)。
“该隐和他的供物”是不能分开的,神“看不中”该隐这个人,所以看不中“他的供物”。该隐的反应不是惭愧,更不是认罪悔改,而是“大大地发怒”,正好证明该隐奉献的动机和心思不对。“听命胜于献祭;顺从胜于公羊的脂油”(撒上15:22),神看重我们里面的存心,胜于我们外面的奉献、侍奉。“变了脸色”原文意思是“脸下沉、脸拉下来”。该隐是经上记载发怒的第一人,也是唯一的一个“大大地发怒”的人。(雅各书1:20)因为人的怒气并不成就 神的义。
5.神劝说该隐:(创世纪4:6-7)耶和华对该隐说:“你为什么发怒呢?你为什么变了脸色呢?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必恋慕你,你却要制伏它。”
慈父般的神一连向该隐发出三个问话,“岂不蒙悦纳”原文意思是“可以重新抬起头、被高举”。神这样的问话,是要提醒该隐注意他内心的真实光景。本节是圣经中第一次提到“罪”,本义是“箭没有射中目标”(士20:16),引申为“被造物没有达成造物者创造的目标”。罪想要控制人,“作不义的器具”(罗6:13),但人此时还有能力与“罪”争战。神对该隐所说的话满有慈爱和恩典,是今天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直接与神说话的“属灵经历”,但该隐最终还是选择让罪恶控制,可见“属灵经历”、“恩典”与“生命”完全是两回事。“恋慕”原文与女人对丈夫的“恋慕”相同(创世纪3:16),意思是“渴望”,不是爱,而是“控制、占有”的欲望。“制伏”原文与男人对妻子的“管辖”相同(创世纪3:16)。
6.该隐谋杀他的兄弟亚伯:(创世纪4:8)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原文是“该隐向他弟兄亚伯说话”,七十士译本、撒玛利亚抄本、叙利亚译本都在此句后面加上“我们到田间去”,意思是该隐蓄意谋杀亚伯。就在二人正在田间的时候,该隐起来打死了他的兄弟亚伯。死是“从罪来的”(罗5:12),人犯罪首先导致了无辜牲畜的死(3:21),接着就带来亲兄弟之间的谋杀。该隐杀亚伯是因为嫉恨,“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兄弟的行为是善的”(约壹3:12)。该隐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谋杀者,向后人示范了“嫉恨”可以如此轻易地变成“杀人”,所以“凡恨他弟兄的,就是杀人的”(约壹3:15),死借着罪进入世界。义人亚伯也成为第一个尝过死味的人。
7.“你兄弟亚伯在哪里?”(创世纪4:9)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
“你兄弟亚伯在哪里?”是神对人类发出的第二个提问,神不仅关心我们个人的生活,也关心我们的社会生活。神不是不知道亚伯在那里,而是要藉着提问给该隐一个反省自已的机会。不想,该隐不仅不反省自已,反而说谎顶撞神,谎称自已不知道,且顶撞神“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意思是你就不该问我。
8.地开口从该隐手里接受了兄弟亚伯的血:(创世纪4:10-12)耶和华说:“你做了什么事呢?你兄弟的血有声音从地里向我哀告。地开了口,从你手里接受你兄弟的血。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你必流离飘荡在地上。”
既然该隐不承认,神就责备该隐做了什么事呢?因为该隐兄弟亚伯的血从地里在向神发出了哀告,这哀告该隐听不见,但神听的一清二楚。地开了口,从该隐手里接受了亚伯的血,表示血在神面前作见证。因此,该隐必从这地受咒诅,该隐是种地的,但地从此不再给该隐效力,该隐也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居无定所,永不得安息。
(希伯来书12:24)并新约的中保耶稣,以及所洒的血;这血所说的比亚伯的血所说的更美。“亚伯的血所说的”是控告和惩罚,主耶稣的血所说的是赎罪和赦免。
9.该隐认为神给他的刑罚太重:(创世纪4:13-14)该隐对耶和华说:“我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你如今赶逐我离开这地,以致不见你面;我必流离飘荡在地上,凡遇见我的必杀我。”
该隐却拒绝认罪,认为所受的刑罚太重,“过于我所能当的”。其实神给该隐的刑罚并不重,因为神的标准是“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为神造人,是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创世纪9:6)。“不见祢面”指失去神的同在。人第一次堕落,亚当还能见神的面;但人第二次堕落,该隐却是不得见神的面;人越堕落,就离神越远。“凡遇见我的”指亚当和夏娃别的子孙,包括已经出生与将来出生的。他们未必会杀该隐,但杀人者总是怕人报仇、担心自己也会被人所杀。
该隐按自己的标准来判断是非、制定规则,他要知道神为什么悦纳亚伯的祭物,也要根据他的满意与否加以判断、批评和抱怨。每个人都觉得应该按着自己的标准来制定规则,结果就带来了无穷的罪恶。
10.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创世纪4:15-16)耶和华对他说:“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免得人遇见他就杀他。于是该隐离开耶和华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挪得之地。
神立即答应该隐“凡杀该隐的,必遭报七倍。”“七倍”象征“严重的报应”。“耶和华就给该隐立一个记号,”这是经上所记载的第一个记号,“记号”原文与大洪水之后彩虹之约“记号”(9:12-13)和割礼的立约“证据”(17:11)相同,神的保证几乎就像是立约,虽然神不再与杀人犯该隐同在,却并未丢弃他,显明“神爱世人”的恩典(约3:16)。该隐就离开神的面,去住在伊甸东边的地方。“东边”是双关语,既表示住在东边(创世纪16:12;25:18),又表示将互相结仇。
二、地开口吞下了可拉一党
1.可拉一党攻击摩西、亚伦:(民数记16:1-3)利未的曾孙、哥辖的孙子、以斯哈的儿子可拉,和流便子孙中以利押的儿子大坍、亚比兰,与比勒的儿子安,并以色列会中的二百五十个首领,就是有名望选入会中的人,在摩西面前一同起来,聚集攻击摩西、亚伦,说:“你们擅自专权!全会众个个既是圣洁,耶和华也在他们中间,你们为什么自高,超过耶和华的会众呢?”
利未人摩西的堂兄弟可拉以及流便人大坍、亚比兰发动了一次叛乱,“以色列会中的二百五十个首领,就是有名望选入会中的人,”很可能许多都是摩西所选拔的千夫长(出18:25)。他们利用自已的“名望”作了叛党的帮凶。“擅自专权”原文是“大量的、许多的、充足的”,意思是“你们要得太多了”、“你们太过分了”。
2.都要站在耶和华面前:(民数记16:16-19)摩西对可拉说:“明天,你和你一党的人,并亚伦,都要站在耶和华面前;各人要拿一个香炉,共二百五十个,把香放在上面,到耶和华面前。你和亚伦也各拿自己的香炉。”于是他们各人拿一个香炉,盛上火,加上香,同摩西、亚伦站在会幕门前。可拉招聚全会众到会幕门前,要攻击摩西、亚伦;耶和华的荣光就向全会众显现。
摩西让可拉一党的人和亚伦一起“站在耶和华面前”,让神自己来显明祂的拣选。可拉自欺欺人到一个地步,竟然忘了亚伦两个儿子的前车之鉴(利10:1-2),以为自己可以像祭司一样在神面前烧香,结果只能是自害己命”(38节)。“全会众”与“一党的人”(16节)原文相同,可拉只是招聚了跟随他“一党的人”,并不是“以色列全会众”(41节)。这“二百五十个首领”竟然真的敢“站在会幕门前。”
3.神要会众离开叛党:(民数记16:20-24)耶和华晓谕摩西、亚伦说:“你们离开这会众,我好在转眼之间把他们灭绝。”摩西、亚伦就俯伏在地,说:“ 神,万人之灵的 神啊,一人犯罪,你就要向全会众发怒吗?”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吩咐会众说:‘你们离开可拉、大坍、亚比兰帐棚的四围。’”
叛党聚集攻击摩西、亚伦,惹动了神的怒气,因此神要在转眼之间把他们灭绝。摩西、亚伦立即俯伏在地,为会众向神祈求。这里,他们称呼神是“万人之灵”,直译是“所有血肉之躯之灵”。犯罪的是“可拉、大坍、亚比兰”,而非全会众。因此他们祈求不要因“可拉、大坍、亚比兰”犯罪,就向全会众发怒。因此神吩咐他们要叫会众离开可拉、大坍、亚比兰帐棚的四围,好不受他们的连累。
4.摩西预言可拉一党的死不同寻常:(民数记16:25-30)摩西起来,往大坍、亚比兰那里去;以色列的长老也随着他去。他吩咐会众说:“你们离开这恶人的帐棚吧,他们的物件,什么都不可摸,恐怕你们陷在他们的罪中,与他们一同消灭。”于是众人离开可拉、大坍、亚比兰帐棚的四围。大坍、亚比兰带着妻子、儿女、小孩子,都出来,站在自己的帐棚门口。摩西说:“我行的这一切事本不是凭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华打发我行的,必有证据使你们知道。这些人死若与世人无异,或是他们所遭的与世人相同,就不是耶和华打发我来的。倘若耶和华创作一件新事,使地开口,把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吞下去,叫他们活活地坠落阴间,你们就明白这些人是藐视耶和华了。”
摩西起来,往大坍、亚比兰那里去的时候,“以色列的长老”也随着他去,他们可能就是被神任命协助摩西的七十位长老(11:16),是百姓中间的正式领袖。摩西吩咐会众要离开恶人的帐棚,不要摸他们的物件,免得陷在他们的罪中,于是众人就离开了他们。“全会众”(22节)与“一党的人”(16节)原文相同,神宣告要灭绝的“全会众”(22节),并不是“以色列全会众”(41节),而是可拉“一党的人”(16节)。摩西和亚伦的代祷救了他们(22节)。大坍、亚比兰带着全家都出来,站在他们的帐棚门口。摩西向会众宣告神要给他们一个证据,就是可拉一党的死不同常人。神要创作一件新事,“创作”原文就是“起初,神创造天地”的“创造”(创1:1),指神全新的创造,“使地开口,把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吞下去,叫他们活活地坠落阴间”并非是自然现象,而是神创作的新事。
5.神使地裂开口子吞下可拉一党:(民数记16:31-34)摩西刚说完了这一切话,他们脚下的地就开了口,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财物,都吞下去。这样,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活活地坠落阴间;地口在他们上头照旧合闭,他们就从会中灭亡。在他们四围的以色列众人听他们呼号,就都逃跑,说:“恐怕地也把我们吞下去。”又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
摩西话刚说完,神的刑罚立即临到可拉、大坍、亚比兰他们,“地就开了口,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财物,都吞下去。”他们就从会中灭亡了。“一切属可拉的人丁”不包括“可拉的众子”(26:11),他们没有跟随父亲背叛神,所以并不是“属可拉的”。以色列众人听他们的呼号声,就都起来逃跑,恐怕地把他们吞下去。就在神使地裂开口子吞下可拉一党的同时,有火从神面前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就作了他们悖逆神的报应。
三、地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
1.大龙被摔在地:(启示录12:7-9)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并没有得胜,天上再没有它们的地方。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它被摔在地上,它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
7-12节是天上的争战。“在天上就有了争战”原文是“一场争战发生在天上”。这场争战可能发生在基督降生到升天之间(可1:13;路10:18;22:3;约12:31;14:30;16:11)。争战的双方是“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同它的使者”,天上争战的结果,是撒但和牠的军兵被打败了。“米迦勒”是保护以色列的天使长(但10:13、21;12:1;犹9),米迦勒的“使者”是米迦勒率领的好天使,而龙的“使者”(7节)就是跟随撒但的堕落天使。撒但本来是在天上“昼夜控告我们弟兄”(10节),但如今因着基督在S字J上所成就的救恩,“天上再没有他们的地方”,牠再也不能在神面前控告我们了。撒但有四个名号:“龙、古蛇、魔鬼、撒但”(12:9;20:2)。“龙”指出牠的残忍凶暴(3节),“古蛇”指出牠是用诡诈诱惑人的(创3:1),“魔鬼”指出牠是毁谤控告者,“撒但”指出牠是与神作对的。“被摔”原文是有效简单过去式,表示这个动作所产生的结果是永远存在的。这个动词原文在第9节连续出现三次,表示撒但和牠的使者被彻底摔在地上,超自然的能力受到极大的限制。这个异象很可能发生在主耶稣在S字J上得胜的时候。
2.地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启示录12:13-17)龙见自己被摔在地上,就BP那生男孩子的妇人。于是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她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她在那里被养活一载二载半载。蛇就在妇人身后,从口中吐出水来,像河一样,要将妇人冲去。地却帮助妇人,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 。龙向妇人发怒,去与她其余的儿女争战,这儿女就是那守 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那时龙就站在海边的沙上。
13-17节是地上的争战,与7-12节天上的争战相对应。撒但既不能胜过基督(5节),就转而“BP那生男孩子的妇人”,在这危险时刻,神赐给妇人“大鹰的两个翅膀”,象征神的保守和引导。以色列人出埃及时,神“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出19:4),带领选民离开“埃及”到“旷野”;现在,神也赐下“大鹰的两个翅膀”,让教会“能飞到旷野,到自己的地方”,与神相交、蒙神供应。
约翰对魔鬼的称呼突然从“龙”变成了“蛇”,可能因为龙“被摔在地上”以后,超自然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改用欺骗的手法来对付教会。“一载二载半载”,就是先知但以理所预言的“一载、二载、半载”(但7:25;12:7),原文是“一个时期、两个时期、又半个时期”,即三年半,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天”(6节)。
15节的异象,可能象征“蛇”将用异端教训、世界潮流来欺骗教会(帖后2:9-11;太24:24)、“将妇人冲去”,使教会失去见证。“蛇”生活在水里(赛27:1),旧约里也常常用洪水来比喻苦难和迫害(诗124:4;赛43:2)。16节的异象。“地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可能源于以色列人出埃及时、过红海的经历,《摩西之歌》唱道:“祢伸出右手,地便吞灭他们”(出15:12)。神也曾用地开口吞灭藐视神的可拉一党(民16:30),也能“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17节的异象,可能指撒但知道无法消灭教会,转而攻击个别的信徒。“其余的儿女”指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信徒。他们都是“那守神诫命、为耶稣作见证的”,包括新约教会中的犹太人和外邦人,主耶稣“称他们为弟兄也不以为耻”(来:11;罗8:29;太25:40)。撒但既不能肆意施展超能力(9节),也无法在“旷野”胜过妇人,于是“站在海边的沙上”,要把兽从海里和地中召上来(13:1、11),利用人类中间的代理人来攻击教会。
结语:神创造了天地万物,神可以叫天开了,也能叫地开口。经上记载的这三次地开口:第一次地开口从该隐手里接受了兄弟亚伯的血,这血有声音向神哀告,求神为他伸冤;第二次地开口吞灭藐视神的可拉一党,作了背叛者的鉴戒;第三次地开口吞了从龙口吐出来的水,拯救了妇人(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