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文:出12:1-2;拉1章
在以色列人的历史上,有过两次大的迁移,一次是出埃及,一次是犹大人从巴比伦归回,也被称为以色列人第二次出埃及,这两次大的迁移都是神的作为,最能见证他们所信仰的神是怎样的一位神。我们试着从三个方面来看《出埃及与出巴比伦》。
一、以色列人出埃及
1.神的指示与应许:(创世记15:13-16,18-21)耶和华对亚伯兰说:“你要的确知道,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侍那地的人;那地的人要苦待他们四百年。并且他们所要服侍的那国,我要惩罚,后来他们必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但你要享大寿数,平平安安地归到你列祖那里,被人埋葬。到了第四代,他们必回到此地,因为亚摩利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当那日,耶和华与亚伯兰立约,说:“我已赐给你的后裔,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就是基尼人、基尼洗人、甲摩尼人、赫人、比利洗人、利乏音人、亚摩利人、迦南人、革迦撒人、耶布斯人之地。”
(创世记15章)是神与亚伯兰所立的约。既是神给他的指示,也是神给他的应许:“你的后裔必寄居别人的地,又服事那地的人”预言以色列人将下埃及,后来被法老王辖制(出1:8-14)。“四百年”是大概的数目,以色列人在埃及一共住了四百三十年(出12:40)。等候神,是神的百姓重要的功课。“他们所要服侍的那国”是埃及,神应许让以色列人“带着许多财物从那里出来(出12:35-36)”,好给他们的儿女穿戴(出3:22)、建造神的会幕,执行“祭司的国度”(出19:6)的职分。亚伯拉罕一生的年日就一百七十五岁(创25:7-10)。从利未随雅各下埃及,到他的曾孙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正好是“第四代”(出6:16-20)。“亚摩利人”代表所有的迦南民族,他们敬拜诸多偶像,甚至焚烧儿女为祭,行各种邪术,是神所憎恶的(申18:9-12)。神是公义的,必要审判人的罪孽;但神也是恩慈的,祂容忍等待世人悔改回转,直至日期满足,才对不肯悔改的人施行审判。
“我已赐给”表示此约已经成立,到了所罗门时代,这个应许终于应验了(王上4:21、24),那时“所罗门统管诸王,从大河到非利士地直到埃及的边界”(代下9:26)。“埃及河”指作为埃及和以色列边界线的“埃及小河”(民34:5),一般认为就是西奈半岛东北部的阿里什旱溪。(19-21节)列出十个民族,实际上居住在迦南的不止十个民族,“十”是代表“完全”。
2.以色列人下埃及:(创世记46:1-7,26-27)以色列带着一切所有的,起身来到别是巴,就献祭给他父亲以撒的神。夜间,神在异象中对以色列说:“雅各!雅各!”他说:“我在这里。”神说:“我是 神,就是你父亲的 神。你下埃及去不要害怕,因为我必使你在那里成为大族。我要和你同下埃及去,也必定带你上来;约瑟必给你送终。”雅各就从别是巴起行。以色列的儿子们使他们的父亲雅各和他们的妻子、儿女都坐在法老为雅各送来的车上。他们又带着迦南地所得的牲畜、货财来到埃及。雅各和他的一切子孙都一同来了。雅各把他的儿子、孙子、女儿、孙女,并他的子子孙孙,一同带到埃及。……那与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儿妇之外,凡从他所生的,共有六十六人。还有约瑟在埃及所生的两个儿子。雅各家来到埃及的共有七十人。
七个饥荒年间,在埃及地作宰相的约瑟邀请父亲以色列全家下埃及。以色列知道他祖父亚伯拉罕下埃及的失败(12:10-20),也知道神不许可他父亲以撒下埃及(26:1-2),因此他没有按着自已的意思去行,而是来到别是巴,向神献祭,寻求神的旨意,他定意按照神的旨意行,不再凭自已。又是一个夜间,神在异象中向以色列显现,指示他下埃及不要害怕,应许使他在那里成为大族,神与他同下埃及,也必定将他带上来,约瑟必给以色列养老送终。于是,以色列家的七十人都来到了埃及,成就了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15:13-14)。
3.神呼召摩西:(出埃及记3:1-2,7-10)摩西牧养他岳父米甸祭司叶忒罗的羊群;一日领羊群往野外去,到了 神的山,就是何烈山。耶和华的使者从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观看,不料,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耶和华说:“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我实在看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我也听见了。我原知道他们的痛苦,我下来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美好、宽阔、流奶与蜜之地,就是到迦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之地。现在以色列人的哀声达到我耳中,我也看见埃及人怎样欺压他们。故此,我要打发你去见法老,使你可以将我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以色列人寄居在埃及四百三十年的时候,神的时候到了,神用八十年的时间预备了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杰出领袖摩西。神在荆棘里火焰中向摩西显现,摩西看见荆棘被火烧着却没有烧毁的异象,就上前观看,神在火焰中呼召摩西,把神看见他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困苦,听见了他们因受督工的辖制所发的哀声都告诉了摩西。神下来就是要救他们脱离埃及人的手,把他们带到流奶与蜜的迦南美地。因此,神要打发摩西去见法老,将神的百姓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
4.第一个逾越节:(出埃及记12:21-28)于是,摩西召了以色列的众长老来,对他们说:“你们要按着家口取出羊羔,把这逾越节的羊羔宰了。拿一把牛膝草,蘸盆里的血,打在门楣上和左右的门框上。你们谁也不可出自己的房门,直到早晨。因为耶和华要巡行击杀埃及人,他看见血在门楣上和左右的门框上,就必越过那门,不容灭命的进你们的房屋,击杀你们。这例,你们要守着,作为你们和你们子孙永远的定例。日后,你们到了耶和华按着所应许赐给你们的那地,就要守这礼。你们的儿女问你们说:‘行这礼是什么意思?’你们就说:‘这是献给耶和华逾越节的祭。当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时候,他击杀埃及人,越过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们各家。’”于是百姓低头下拜。耶和华怎样吩咐摩西、亚伦,以色列人就怎样行。
神藉着摩西把逾越节的条例传给了以色列人:要在正月十四黄昏的时候宰杀逾越节的羊羔,用牛膝草蘸盆里的羊血,涂抹在门楣上和左右的门框上。那夜,谁也不可出自已的房门,耶和华要巡行击杀埃及人,神看见门楣上和门框上血就会越过那家。“灭命的”指天使(撒下24:16;王下19:35;来11:28)。这条例,以色列人要世世代代谨守遵行。日后,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后,要把守这礼的意思告诉他们的儿女们,使他们知道耶和华如何击杀埃及人,却拯救了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照着神所摩西、亚伦的行了。
5.击杀埃及人头生的:(出埃及记12:29-32)到了半夜,耶和华把埃及地所有的长子,就是从坐宝座的法老,直到被掳囚在监里之人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尽都杀了。法老和一切臣仆,并埃及众人,夜间都起来了。在埃及有大哀号,无一家不死一个人的。夜间,法老召了摩西、亚伦来,说:“起来!连你们带以色列人,从我民中出去,依你们所说的,去侍奉耶和华吧!也依你们所说的,连羊群牛群带着走吧!并要为我祝福。”
就在第一个逾越节的半夜,神把埃及地所有的长子与头生的牲畜都击杀了。法老和埃及人夜间都起来了,在埃及地有大哀号,因为无一家不死一个人的,因此,这场哀号,在埃及地空前绝后的,这也是神在埃及地所降下的第十灾,神要这些埃及的长子代替那些被杀的以色列人的男孩。在灾难面前,法老不再顾惜自已的颜面,不顾已经宣布不再见摩西的话(10:28),放下面子,连夜主动“召了摩西、亚伦来”,因为他现在已经认识“耶和华是谁”(5:2)了,不敢再讲条件了,要摩西带着以色列人从埃及地出去吧!这位自认为是至高的太阳神之子的法老,现在竟然要求摩西“为我祝福”。
6.以色列人把埃及人的财物夺去了:(出埃及记12:33-36)埃及人催促百姓,打发他们快快出离那地,因为埃及人说:“我们都要死了。”百姓就拿着没有酵的生面,把抟面盆包在衣服中,扛在肩头上。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话行,向埃及人要金器、银器和衣裳。耶和华叫百姓在埃及人眼前蒙恩,以致埃及人给他们所要的。他们就把埃及人的财物夺去了。
埃及人也催促百姓快快出离那地,恐怕他们都要死了。以色列人就拿着没有酵的生面,把抟面盆包在衣服中,扛在肩头上。以色列人照着摩西的吩咐,向埃及人要金器、银器和衣裳,埃及人就给了他们,以色列人就把埃及人的财物夺去了,这也是他们当得的报酬,这些金器、银器用来建造会幕(35:22-24)敬拜神;衣裳是给他们的儿女穿戴的。
7.以色列人出埃及:(出埃及记12:37-42)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往疏割去;除了妇人孩子,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又有许多闲杂人,并有羊群牛群,和他们一同上去。他们用埃及带出来的生面烤成无酵饼。这生面原没有发起;因为他们被催逼离开埃及,不能耽延,也没有为自己预备什么食物。以色列人住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正满了四百三十年的那一天,耶和华的军队都从埃及地出来了。这夜是耶和华的夜;因耶和华领他们出了埃及地,所以当向耶和华谨守,是以色列众人世世代代该谨守的。
以色列人到埃及时,约瑟按着法老的吩咐,让他们住在了埃及最好的地兰塞(创47:11)。后来,以色列人为法老建造的两座积货城(比东与兰塞),其中之一就是兰塞。因此兰塞就成为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起点,以色列人从兰塞,安营在疏割(民33:5)。以色列人“步行的男人约有六十万”,若加上妇女、老人和孩子,总人口可能有二百多万。“闲杂人”可能是与以色列人通婚的埃及人或其他在埃及为奴的外族人,他们“和他们一同上去”,是趁机脱离法老的辖制,并不是为了侍奉神,所以后来造成了许多麻烦(民11:4)。
以色列人在埃及共有四百三十年,出埃及是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第四年(主前967年)之前480年(王上6:1),大约是主前1447年。一旦他们顺服神出埃及的时候,他们就成了“耶和华的军队,”就是接受神的管理,跟着神走的团体,在旧约是以色列人,在新约是教会。“这夜是耶和华的夜”,“这夜”就是第一个逾越节的夜间,因为神当晚整夜做工——击杀了埃及人头生的,带领以色列人出了埃及。“这夜”是春分之后的第一个满月,是黑暗之中最光明的一夜,神在把人从黑暗中带进了光明,使祂的百姓借着羔羊成为“新造的人”(林后5:17)。以色列人要向耶和华谨守逾越节,也是以色列众人世世代代该谨守的。
以色列人从所罗门之后到希西家王的时代都没有守过逾越节(代下30:26),从士师到约西亚王的时代都没有严谨地守过逾越节,“只有约西亚王十八年在耶路撒冷向耶和华守这逾越节”(王下23:22-23)。以色列人在逾越节这一件事上不尊重神,在其他的事上也不尊重神,最后从不尊重神发展到连神都不要,结果就落到被掳的结局里。
二、犹大人从巴比伦归回
1.耶利米预言犹大人掳七十年:(耶利米书25:1,8-9,11-12)犹大王约西亚的儿子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耶和华论犹大众民的话临到耶利米。……所以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因为你们没有听从我的话,我必召北方的众族和我仆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这地和这地的居民,并四围一切的国民。我要将他们尽行灭绝,以致他们令人惊骇、嗤笑,并且永久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这全地必然荒凉,令人惊骇。这些国民要服侍巴比伦王七十年。七十年满了以后,我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国民,并迦勒底人之地,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这是耶和华说的。
“约雅敬第四年,就是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元年”就是主前605年。尼布甲尼撒二世(主前605-562年在位)在迦基米施战役中打败了埃及和亚述联军,第一次入侵犹大,掳走了约雅敬(代下26:6)和部分贵族(但1:1-2、6)。
犹大把君王登基的那年算为执政的元年,而巴比伦则在君王登基满一年后才称元年,所以但以理按巴比伦的算法,把第一次被掳的时间记为“犹大王约雅敬在位第三年”(但1:1)。这一年是神救赎历史上的重要分界线,因为尼布甲尼撒的登基,标志着神百姓的国度开始走向失败,四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将开始掌管天下(但2:38)。神论犹大人被掳巴比伦的话临到了先知耶利米。因为犹大人没有听从神的话,所以神要召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来攻击犹大地和这地的居民,并四围一切的国民,犹大人要服侍巴比伦王七十年。七十年后,犹大人必归回,神要惩罚巴比伦和迦勒底人,因他们的罪孽使那地永远荒凉。百姓之所以被掳“七十年”,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七年一次让地安息的诫命(利25:2-7),在定居迦南大约七百九十年的日子里,有四百九十年欠下了七十个安息年。神要让他的百姓被掳七十年,好让“地享受安息;因为地土荒凉便守安息,直满了七十年”(代下36:21)。
2.耶路撒冷陷落:(耶利米书52:1-11)西底家登基的时候年二十一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一年。他母亲名叫哈慕他,是立拿人耶利米的女儿。西底家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是照约雅敬一切所行的。因此耶和华的怒气在耶路撒冷和犹大发作,以致将人民从自己的面前赶出。西底家背叛巴比伦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全军来攻击耶路撒冷,对城安营,四围筑垒攻城。于是城被围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甚至百姓都没有粮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间从靠近王园两城中间的门,出城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围攻城。他们就往亚拉巴逃去。迦勒底的军队追赶西底家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军都离开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带他到在哈马地利比拉的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便审判他。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在利比拉杀了犹大的一切首领,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将他囚在监里,直到他死的日子。
西底家是犹大王的最后一位国王,西底家效法他的哥哥约雅敬,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且不肯听从先知耶利米的劝告,背叛巴比伦王,直接导致了犹大国灭亡。西底家作王第九年十月,巴比伦王来围困耶路撒冷,直到西底家十一年(主前586年)四月,持续了一年半。四月初九日,城里有大饥荒,城被攻破,兵丁逃跑。迦勒底的军队在耶利哥平原追上了西底家,把他带到利比拉巴比伦王那里。巴比伦王在西底家眼前杀了他的众子,又杀了犹大的一切首领,并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铜链锁着他,带到巴比伦去了,西底家就死在了巴比伦。
3.圣殿被焚烧:(耶利米书52:12-15)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十日,在巴比伦王面前侍立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又焚烧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户家的房屋。跟从护卫长迦勒底的全军就拆毁耶路撒冷四围的城墙。那时护卫长尼布撒拉旦将民中最穷的和城里所剩下的百姓,并已经投降巴比伦王的人,以及大众所剩下的人,都掳去了。
“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十日”,此时是主前586年,这句话表明犹大已经亡国、大卫王朝已经结束了,所以历史事件的年份也不能再按犹大王的执政年数来记录。巴比伦王的的护卫长尼布撒拉旦进入耶路撒冷,用火焚烧“耶和华的殿和王宫”、“耶路撒冷的房屋”,这都是用耶路撒冷特有的白色石灰石建成的,遇火会被烧成石灰粉。迦勒底的全军拆毁了耶路撒冷城墙,从此荒废了一百四十多年,直到尼希米带领回归的百姓重建城墙(尼2:17)。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把犹大人掳到巴比伦.
4.犹大人三次被掳:(耶利米书52:28-30-15)尼布甲尼撒所掳的民数记在下面:在他第七年掳去犹大人三千零二十三名;尼布甲尼撒十八年从耶路撒冷掳去八百三十二人;尼布甲尼撒二十三年,护卫长尼布撒拉旦掳去犹大人七百四十五名;共有四千六百人。
犹大一共被掳三次:第一次是主前605年约雅敬王时期,第二次是主前597年约雅斤王时期,第三次是主前586年西底家王时期。“这些国民要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11节),开始于主前605年第一次被掳,结束于主前538年波斯王古列元年百姓回归重建圣殿(拉1:1)。而从圣殿被毁(王下25:8)到重建完成(拉6:15),中间也经过了七十年(主前586-516年),但并不是“服事巴比伦王七十年”。
犹大被掳大约七十年后,波斯王古列率领玛代和波斯联军攻陷了巴比伦城,应验了神“必刑罚巴比伦王和那国民,并迦勒底人之地”(耶25:12;赛45:1)的预言。
5.巴比伦亡国:(但以理书5:1-4,30-31)伯沙撒王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与这一千人对面饮酒。伯沙撒欢饮之间,吩咐人将他父 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殿中所掠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于是他们把耶路撒冷 神殿库房中所掠的金器皿拿来,王和大臣、皇后、妃嫔就用这器皿饮酒。他们饮酒,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当夜,迦勒底王伯沙撒被杀。玛代人大流士年六十二岁,取了迦勒底国。
伯沙撒是巴比伦的最后一任王,伯沙撒并不是尼布甲尼撒的儿子。古代中东文化里的“父”这个称呼,不但可以指生身父亲,也可以指祖父、祖先、先王、主人(王下5:13)或长辈(王下2:12;6:21;13:14),却和尼布甲尼撒王一样狂妄自大。主前539年,古列率领玛代波斯联军从北向南进军巴比伦,十月初在奥匹斯战役中大获全胜,十一日西帕尔城投降,十二日兵临巴比伦城下。伯沙撒竟在这一天“为他的一千大臣设摆盛筵”,可能是适逢节期,想借机鼓舞士气、掩饰恐慌,却不想这是他最后的晚餐。伯沙撒欢饮之间,竟然吩咐人将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圣殿中所掠的供奉神的金银器皿拿来,王与大臣、皇后、妃嫔好用这器皿饮酒。他们边饮酒,边赞美金、银、铜、铁、木、石所造的神。忽有人的指头显出,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字,伯沙撒立即吓得魂不附体,召来已经隐退的老臣但以理给他解释文字的意思,但以理告诉伯沙撒他国的年日到此完毕,他的国分裂,归与玛代和波斯人。当夜伯沙撒被杀,玛代人大流士取了迦勒底国。
6.犹大人归回:(以斯拉记1:1-11)波斯王居鲁士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居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说:“波斯王居鲁士如此说:‘耶和华天上的神已将天下万国赐给我,又嘱咐我在犹大的耶路撒冷为他建造殿宇。在你们中间凡作他子民的,可以上犹大的耶路撒冷,在耶路撒冷重建耶和华以色列神的殿(只有他是 神)。愿 神与这人同在。凡剩下的人,无论寄居何处,那地的人要用金银、财物、牲畜帮助他,另外也要为耶路撒冷神的殿甘心献上礼物。’”于是,犹大和便雅悯的族长、祭司、利未人,就是一切被神激动他心的人,都起来要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他们四围的人就拿银器、金子、财物、牲畜、珍宝帮助他们 ,另外还有甘心献的礼物。居鲁士王也将耶和华殿的器皿拿出来,这器皿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掠来、放在自己神之庙中的。波斯王居鲁士派库官米提利达将这器皿拿出来,按数交给犹大的首领设巴萨。器皿的数目记在下面:金盘三十个,银盘一千个,刀二十九把,金碗三十个,银碗之次的四百一十个,别样的器皿一千件。金银器皿共有五千四百件。被掳的人从巴比伦上耶路撒冷的时候,设巴萨将这一切都带上来。
“古列”又译为塞鲁士、居鲁士二世(主前539-530年统治波斯帝国),是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建者,于主前539年攻陷巴比伦,定都巴比伦,次年(主前538年)改年号为古列元年,此时距离耶利米预言犹大人归回(耶25:1)已经过了67年。为了应验神藉耶利米的口所说的话,神激动居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允许被掳的以色列人和犹大人归回,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使被掳亚述的北国余民和被掳巴比伦的南国余民都获得了释放。“凡剩下的人”指被掳剩下的余民。“那地的人”可能指与被掳的余民杂居的外邦人。这些外邦邻居被要求馈赠金银、财物,为被掳回归的百姓送行,正如当年埃及人把金银送给出埃及的以色列人(出12:35-36)。神带领余民离开被掳之地、回归耶路撒冷,就像当年带领百姓出埃及、进迦南的救赎之旅,正如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这是第二次出埃及(赛43:14-17;48:20-21)。
“犹大和便雅悯”是南国犹大被掳到巴比伦的两个主要支派。“族长”原文是“父亲们的领袖”,是由同一位大家长掌管的几个家庭的领袖。“四围的人”包括留在被掳之地的以色列人和他们的外邦邻居。回去的人是为着恢复神的见证,留下的人也不甘心留在神的见证之外,纷纷慷慨解囊“帮助他们”。神不但“激动”古列王诏令百姓“上犹大的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也“激动”了一批百姓“上耶路撒冷去建造耶和华的殿”。南国犹大已经被掳将近七十年,神应许那些安心在被掳之地受管教的百姓安居乐业(耶29:4-7)。现在要他们放弃相对安逸的生活,连根拔起、长途跋涉1600公里,回到城中一片荒凉、城外充满敌意的耶路撒冷,实在需要极大的信心和勇气。因此,在被掳的几十万人当中,第一批只有四万多人回归(2:64-65),这些人堪称勇士。
古代中东人在征服一个民族时,通常会掳掠对方神庙里的圣物,“放在自己神之庙中”,以证明自己的神胜过被征服者的神。神的时候到了,古列王交出了圣殿的器皿,被掳的百姓带着圣殿的器皿回归耶路撒冷,正是先知以赛亚所预言的第二次出埃及(赛52:11-12)。每一件金器、银器都见证了神的保守和看顾,虽然已经落在外邦人手中多年,但神仍然叫他们交出来,为神所用。
三、以色列人出埃及与犹大人出巴比伦
以色列人出埃及与犹大人出巴比伦有许多相同之处:
1.事前有预言:事情发生之前,神就预言了这事的发生。以色列人出埃及是神给亚伯拉罕的应许(创15章),在事情发生前400多年就有预言;犹大人将来要从巴比伦归回是神藉着先知耶利米预言,在事情发生70年前有预言。
2.都显明神的作为:没有神降十灾在埃及,就没有以色列人的出埃及。同样,神兴起波斯王古列,灭了巴比伦帝国,才有了犹大人的归回。
3.神掌管历史:无论历史如此发展,都是按着神所预定的轨迹向前,没有人能够改变神的旨意。
4.神掌管人心:(箴言21:1)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
(腓立比书2:13)因为你们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们心里运行,为要成就他的美意。
无论是王的心,还是人的心,都掌管在神的手里。神要藉着巴比伦管教犯罪的犹大人,所以巴比伦王把犹大人掳到那地。神藉着波斯王要释放被掳的犹大人归回,就让古列王下诏,允许犹大人归回重建圣殿。
5.神的应许必定成就:虽然在人不能,但在神凡事都能(参太19:26)。无论是以色列人出埃及与犹大人出巴比伦,在人看来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然而,只要神愿意,事情就成就了。(诗篇126:1)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做梦的人。
结语:以色列人历史上的这二次出埃及,都显明了神在以色列中大能的作为,也让人看到历史的巨轮在朝着神所预定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