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提前:2:1-7
《提摩太前书》二章中,作者保罗阐述了代祷的重要地位、主耶稣的心意,并提及他自己的本分与使命。一群属神的人同心合意来到神面前,为主内的肢体和世上的人们恳求、祷告、代求、祝谢,这是合神心意的事,是教会聚集时需要强调重点。
一、代祷的重要
在原文中,“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之先有一个连接词“所以”,表明保罗这话与前一章所提之事有关。前文提到有假教师(许米乃和亚力山大)在教会里传讲别的教义(异端),引起一些辩论,这些辩论对于福音的广传没有帮助,只会使听见的人陷入混乱,这样的行为不是上帝的管家应作的事;另一方面,或许那群假教师在祷告的事上只顾自己的利益,漠视上帝国度和他人的需要,所以保罗特别提醒提摩太——上帝的真仆人——要与假教师有所分别,无论是在真理的教导上还是在祷告的侍奉上,都应显出上帝管家的职分。接续这个话题,二章的开篇,保罗教导提摩太怎样在教会中带领敬拜:“我劝你第一要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
“第一”表明祷告的重要性。真理的战士也应该是祈祷的战士,祈祷在一切事工中应居首位。传道人不但要为自己祷告,同时也要鼓励信徒祷告,使他们明白祈祷的重要。“万人”指所有人。保罗还吩咐要为君王代求,这是不寻常的,因为当时在位的罗马皇帝是残暴的尼禄,保罗写这信时,尼禄正在疯狂BP基督徒。公元 64 年,罗马有一场灭城大火,尼禄为找代罪羔羊,便嫁祸于罗马的基督徒。后来BP蔓延至整个罗马帝国,基督徒不但丧失社会权利,有些甚至被公开处决。然而,福音的对象包括尊贵人,也包括卑贱人。上至掌权的君王,下至无能为力的奴隶。在福音中没有分别。教会有一项重大的职责,就是必须替那些在地上负责统治万国的政权代祷,甚至把那些ph教会的人也带到上帝的施恩宝座前。
为何我们要为万人祈祷?因那是我们的特权(因神听我们为其他人代祷),也是我们的责任(在福音的事上,我们欠了世人的债)。在此保罗列举了祈祷的四个方面:
1、恳求:这个词在古时候常用在写给国王的文书上,表示“地位低的人向地位高的人请求”、“期望受到地位高的人的接见”。 有些译本将“恳求”译为“呼吁”,表达有强烈渴望的意念。除非有强烈的需求感,否则人不会恳求,所以祈祷常常是从需求开始,因为我们本身有许多无法应对的软弱,我们渴望上帝力量的介入。
2、祷告:就是将需求带到上帝面前。恳求和祷告基本区别就是:恳求的对象可以是神或人,而祷告就只限于向上帝祷告了。基督徒有来到上帝面前祷告的权柄,因为耶稣基督的救恩使我们与上帝之间的隔阂被打开,我们靠着基督可以畅通无阻来到上帝面前。关乎人生命的最终需求只有上帝才能满足:惟独祂能赐我们力量;惟独祂能赦免我们的罪;惟独祂才能赐给我们救恩的确据。虽然我们很可能因软弱而困扰,但惟有“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3、代求:是为别人祷告,就宛如代人进到皇帝面前,把一份请愿书上呈给他。一个为主做工的人有着祭司的职分,祭司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为人代求。
4、祝谢:原文指感谢的意思,就是复述上帝在我们生命中所作成的恩典和慈爱。
二、代祷的好处
《罗马书》十三章1节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基督徒为万人祈祷,特别是为掌权者祷告,是为求神使他们忠心治理,不滥用权柄以图一己私利,不纵恶欺善,好让我们“敬虔、端正,平安无事地度日”。“敬虔”一词在教牧书信中被频繁提及,指的是良善和圣洁的生活。“端正”有庄重的意思,指的是一种有高度的道德标准。“平安无事度日”则是指环境和内心的平安。可见,为他人代祷、为国家代祷、为执政掌权者代祷可以使我们得平安。使徒保罗让我们为万人、特别是君王和一切在位的祷告,并说:“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2:3)为万人祷告是蒙上帝喜悦的工作,对神、对人、对己都有好处。祷告是一种献祭行动,人藉着祷告将无瑕疵的祭献给神,就蒙神悦纳、蒙神赐平安。
三、代祷与救恩
保罗说:“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提前2:4)吕振中译本中本句译为:“祂愿万人得救、而达到真理之认识。”这节经文告诉我们上帝心意的两大关键:一是人的得救,二是人对真道的明白。《彼得后书》三章9节说:“(上帝)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上帝的“愿意”(心愿)是强烈的!祂希望人人悔改而得救。“明白真道”可以翻译为“进入真理的属灵理解中”,上帝不仅愿人得救,还要进一步——完全认识真道。很多基督徒仅仅得救,对神的真理却不明白也不遵行,这是神所不喜悦的。
保罗接着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提前2:5)如果上帝只是众神中的一位,那么祂只会在意自己的崇拜者,但上帝乃是独一的神,祂喜悦人人悔改而得救。“中保”就是媒介,若要在神和人中间作中保,就必须同时具备神人二性,因此惟有道成肉身的基督耶稣是神、人之间的唯一中保。“祂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提前2:6)这节进一步告诉我们中保的另一个重要资格——舍己付上至贵的赎价。遗憾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感激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只因为他们不相信,不肯听从神。
耶稣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这个“舍”字就是交出、任凭、放弃的意思,主耶稣将自己的生命交出来、任凭世人对祂不公义的对待,目的是要成为赎价。所谓的赎价就是为了要释放奴隶而支付的赎金,主耶稣以祂自己的身体与生命为赎金赎回我们生命的主权,这种替代性的救赎行动在旧约早已存在,就是以献祭所用的祭牲(牛、羊)代替前来献祭的人本身的罪过。《圣经》也早已预言耶稣将为人的罪过受害(赛53:4-6),祂将以自己代替我们的忧患(新译本译为“身体的病患”)、背负我们的痛苦(心灵、精神上的痛苦)、为我们的过犯受害(就是代替我们的罪受上帝公义的审判)。因着耶稣的代赎、牺牲,上帝就叫我们从悲哀中走出来,从忧伤痛苦中走出来,从罪恶的捆绑中走出来。“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这是指着基督再来时说的。今天虽仍有许多人不肯信服,但到主再来时,这事必显明在万人之前,证明主在S字J上的死,确是作了多人的赎价,拒绝主代赎之功的人,将永远承担自己的罪,自取灭亡。
在此保罗说明,他奉差遣的使命就是要证明耶稣基督的救恩,虽然将来才要彻底显明,但保罗今日就在努力作了。“传道的”,是普通的称呼,所有作神仆人的,都可以这样称呼;“使徒”则是传道者中神所特选的,有特殊的属灵权柄,不仅传福音,也要建立教会,并且作有权柄的讲论;“外邦人的师傅”则表明保罗不仅是使徒,更是外邦人(犹太人以外的族群)的使徒,他工作的重点是教导外邦人相信救主耶稣,学习《圣经》真道。最后,保罗再次强调:“我说的是真理,并不是谎言。”主的救赎乃是千真万确的。
祷告是最根本的侍奉,也是最美的侍奉,更是每一位基督徒都该参与的侍奉,因为祷告乃是上帝赐给所有信的人最重要的恩赐。祷告是承认神的属性和祂的同在的表现。“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